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探讨小学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以审美教育为主线贯彻始终,培养审美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应以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探讨小学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

张艳枝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以审美教育为主线贯彻始终,培养审美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应以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能力培养

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真实能力的培养,而非考试能力的培养。考试只是手段,但长期以来却被很多教育工作者当成了目的。比如数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不只是看数学成绩,尽管成绩确实能部分反映出一些问题。

如果说数学的考试还相对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参考的话,那么测评美术教育的成果的确是个难题,没有一个绝对的参考标准能衡量一幅绘画比另一副好,因为审美首先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尽管如此,审美也是一种可以培养且需要培养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成了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说,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工程。

审美是没有对错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喜好不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像教数学这样的科目一样,首先就给出结论,也就是不能给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特别是在小学生心目中,老师的话往往是权威。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进一步引导,引导的同时是在释放学生的想象力。

当我们要学生画一个苹果的时候,可以拿一幅逼真的苹果画像让学生参照着画;同时我们可以放一个苹果在讲台上让他们画。毫无疑问,从绘画的结果看,第一种情况大部分学生绘画的苹果“更像一个苹果”,然而,每幅画之间的差别不大,因为有了“标准答案”作为参照。而第二种情况下每个学生绘画的苹果就有无限的可能,有些可能看起来根本就不像苹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想象力可以得到释放,教师也可以从绘画结果中得到一些反馈。之后就可以加以解释,比如说,用每人都耳熟能详的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告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不同的苹果。这其实就是一个带动学生思考的过程。

审美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然是无法在小学这个阶段就可以实现的。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首先就要有这样的意识。小学生往往正是处在好奇心特别旺盛的阶段、想象力无拘无束的阶段。尽管很弱,但是孩子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比如强烈的色彩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注意力,这些都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兴趣,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任何形式的被动学习的效率都是很低的。为了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可以试着鼓励大家回去提前预习,并作为一项作业交代学生主动收集与课程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在接下来课程欣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让学生表达各自的欣赏意见,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能代替他们的回答。自由讨论是非常好的互动手段,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就各自的看法,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讨论的形式在无意中让学生知道,审美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审美教育的确是小学生美术教育的核心。然而,学会欣赏美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动手绘画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直接外在体现。所有在校的学生都有动手绘画的课程,问题是美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应起到的作用。

让学生动手绘画的目的绝不是要让他们学会画画,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对绘画感兴趣,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出色的画家。但是让学生动手画除了让学生释放想象力之外,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绘画给了学生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

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知识、不断开阔眼界,一旦有想法之后,他们是需要表达的。在表达的方式上可以是日常对话,可以是开始尝试的作文,也可以是绘画。每种表达方式之间没有那种更好之说,而是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同时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发现自己长处的机会。

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它的独特在于更偏重大脑中情感的一面,更直观。小学生在身体各个方面都还在成长的阶段,特别是理性思维方式偏弱。因此,绘画能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依然是鼓励加引导。比如在绘画的过程中不要给小朋友们过多的限制,大致给个方向就可以让他们随意发挥。在让小朋友完成他们的作品之后,试着让他们说说他们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把大家的作品拿出来一起讨论,就像欣赏课里所做的工作一样。目的不是评出分数,也最好不要评出高下,而是让大家说说喜欢哪个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自然要以自己专业的眼光来对这些作品做一些指导性的建议,而不是批评。

最后我想说,所有的这些方法终归只能是参考,具体的方法只是方法,重要的还是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清楚教学目的,以及更加清楚了解教学对象(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虽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但其实教师更不能停止学习。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我们在教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不断与同行探讨,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