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进步的基础
裴霞清
教育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学业进步打下基础。
1、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1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对于读书,从小处说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从大处讲可以传承文化,提升人的思想境界。2000年河北省高考状元赵冰哲的妈妈在接受访谈时就谈到,他们家住在狼牙山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很贫穷,家里买不起书,妈妈就到处找书给孩子看,讲给他听。渐渐地孩子就特别爱读书,有时蹲在厕所里也看书,看着看着就着迷了,都不知道出来。这就是养成了习惯,迷上书了。孩子有了这样的习惯,父母还用为他的学习发愁吗?
1.2培养学生自觉并坚持的学习习惯。所谓自觉并坚持的习惯就是不用别人督促就能主动学习,学习起来能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高效利用学习时间,并能坚持始终。这一习惯具体表现在:(1)自觉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2)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进行思考和理解,跟着教师的教学过程互动,参与学习;(3)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提问,以促进J巴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4)课后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要求自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成功的喜悦,愉快地投人下一时段的学习。
1.3独立思考并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关键。作为学生应该随时注意运用如下步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界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y2)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3)打破原有模式,从八个方面尝试各种新的组合,包括改变方向,改变角度,改变起点,改变顺序,改变数量,改变范围,改变条件,改变环境等等。(4)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5)让大脑放松,让思维惊过尽可能多的领域,以引发灵感。(6)检验新成果。以上六步是解决难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创造性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2、以要求、督促和欣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一是对孩子提出要求,并树立榜样。父母要利用模仿、暗示、感染的心理机制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有些时候父母做得不好,却要求孩子做好,根本不可能。教师也是这样,如果教师很勤快,把班级收拾得很干净,地上有纸主动捡起来,学生看到教师这样做,就会记在心里,也会这样做。教师或父母的一个动作、一句话,比说教上百次上千次要有用得多。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选择教师和学校也很重要,因为学校的环境、氛围都对孩子有影响,其实,教育就是一种示范,一种榜样。
二是训练并欣赏学生。从习惯形成的外因来看,作为父母、教师,孩子做了以后,鼓励他,表彰他,欣赏他,这些都是为了强化他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绝对是起重要作用的。但现在有些父母走进了误区,总觉得习惯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是小事,成绩才是大事。升学要的是成绩,而不是习惯。其实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分数和习惯的关系太密切了,而且学习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它对一个人的人格也有很大影响。
三是以习惯养成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做人、做事、学习三方面。在做人方面我们强调学生的爱心;在做事方面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学习方面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坚持好的习惯,就会形成良好的品格。我认为,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侧重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打破砂锅问到底等创新人格的培养,有了创新人格,自然会有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好比一块白布,放进什么样的染缸就会变成什么颜色。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人的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习惯是一个人精神系统的资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觉化了的行为表现。作为教育者,我们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正确选择,教导学生做人做事,使学生成人成才。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