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初探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2011年贵州省率先成立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旨为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提供服务。通过几年监测工作的实践,初步构建了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但仍面临社会认知度不高、监测网络尚未形成、人财保障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构建“省—市—县”三级监测网络;搭建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交流平台三点思考。

 为摸清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发展状况,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参考,国家于2007年起开始在全国抽取部分省市试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2015年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正式开启覆盖全国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贵州省于2011年7月在全国率先成立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省监测中心),旨为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提供服务,经过8年的探索发展,现已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开展7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并于2016年初步建立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标志着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正式开启。

1 国内外背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9年在全球开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每三年举行一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于1959年发起并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简称为TIMSS),每四年举行一次,并于2001年对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第一轮的阅读素养测评(PIRLS),每五年举行一次。美国1969年起就开始实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NAEP)[]英国1997年成立资格与课程局(QCA),负责组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水平检测。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监测是由国家教育部或州(地区)教育部采用项目委托的方式进行的[]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建立国家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迈向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期望从“有学上”转变到了“上好学”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三个国家级层面的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分别挂靠不同的机构和组织,如挂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基础教育监测站”,挂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挂靠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基于此,为更好的服务贵州省基础教育事业,2011年成立了贵州省基础教育监测中心,为开展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服务。

2 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发展历程

2012年起国家启动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兵团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试点监测工作,贵州省作为31个省份之一参与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历经2012、2013、2014年三年一周期的试点监测后,2015年4月15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发布《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方案》指出从2015年起在全国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正式建立。2015—2017年间,贵州省每年均有12个县(市、区、特区,以下简称县)被国家抽选为样本县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18年起贵州省样本县增加到14个,截止2019年,贵州省已有82个县参加过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紧紧围绕全省教育系统“十三五”主要工作思路,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2016年启动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并制定《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标志着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初步建立。第一年试点县一个(龙里县),监测学科为八年级数学,监测对象为八年级学生、班主任、数学学科教师和学校校长;2017年试点县扩大到四个(西秀区、播州区、江口县、龙里县),监测内容涵盖了八年级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学业水平及相关因素,监测对象为八年级学生、班主任、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和学校校长;2018年继续在西秀区、播州区、江口县、龙里县四县开展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监测内容包括七年级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学业水平及相关因素,监测对象为七年级学生、班主任、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和学校校长。

3 监测进展情况

3.1建立并完善组织机构

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2011年7月成立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单位性质为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编制单位,编制12名,其中管理人员4名,专业技术人员8名。内设综合科、监测一科、监测二科、监测三科4个科室。现有领导职数管理职位1名,其中主任1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4名,共计人数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2名,大学本科学历4名。

3.2构建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所谓的教育质量监测就是通过教育测量手段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然后通过对教育领域现象测量得出的信息来评估教育活动的质量。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即为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一系列的指标标准对辖区内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质量水平进行衡量评价,掌握其动态的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做出教育决策与教育管理的活动。

监测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校长乃至家长,目前的监测指标体系的主要围绕前三个个角色主要设立。针对学生方面,概括的讲就是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监测,具体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针对校长、教师的监测,即为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监测,主要从学校管理、师德师风、教学水平、职业认同等方面监测,这也与从学生监测了解的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相互印证,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3.3实施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实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自2012年起就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兵团实施,贵州省也是于2012年正式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2015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明确了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的职责要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委托相关专业机构承担业务培训、工具研发、数据采集、形成报告等工作;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测试组织和过程监督,县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组织现场测试。作为省一级教育督导部门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这项工作中,主要是根据国家一级的要求和安排,组织完成学校、学生、教师等信息的上报和测试前、中、后的相关工作的组织、监督与指导,以及收到省级、各样本县监测结果后,组织监测报告解读和应用工作。

由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开展的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于2016年选取黔南州的龙里县进行试点监测,2017年起监测样本县扩大到四个市(州)的4个县(区)。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全权承担业务培训、工具研发、数据采集、形成报告等工作,县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组织现场测试及后续收到本地监测结果报告后的应用工作。

4 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面临的问题

4.1 社会认知度不高

我国从2012年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直到2018年7月24日才公开发布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教育质量监测”才真正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不同于部分发达的省(市)较早设立了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如上海市、江苏省、重庆市等早已开展数十年的监测工作,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到普通百姓都已对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能正确的认识“监测”。而起步较晚的贵州省从2012年接触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到2016年逐步试点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短短几年,不论是市、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普通百姓对“监测”的认识都还有待提高,仍旧存在部分人把“监测”当作“考试”,想要知道成绩和排名。并且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监测结果需要严格保密,仅在省内教育系统内部的一定范围发放,不利于公众正确的认知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加之地方经济困难,缺少监测专项经费,严重影响了地方工作的积极性。

4.2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网络尚未形成

全省尚未形成“省—市—县”三级监测网络。截止2017年,贵州省9个市(州)中仅有遵义市和黔南州建立了独立的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其中黔南州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2013年成立,遵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监测科于2015年5月成立,两家单位性质均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市(州)一级的还有加挂于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贵阳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贵州全省有88个县(市、区、特区),设有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的寥寥无几,现仅有遵义市的汇川区、红花岗区、新蒲新区等在区教育局内设有教育质量监测科。

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市(州)和县一级常常由基教科(股)、督导办、教研室(所)承担相关的工作,但这些科室还承担着多项本职工作,难以聚焦监测工作,且负责监测的工作人员多缺少教育统计、测量或评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在监测工作推进和监测结果应用的不力。

4.3人员配置与财政保障不足

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人员不足,经费有限。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干部职工共计6人,其中1人借调在其他处室,实际在编在岗5人,2名硕士学历,4名大学本科学历,专业背景有数学、物理、汉语言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无教育统计、测量或评估等相关专业人员。年度工作经费来源于财政拨付共计30万元,且无监测专项经费,加之单位同时还承担多项其他工作,使得想要进一步推进省级监测工作的纵深发展尚存一定难度。

市(州)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工作人员少,经费不稳定。黔南州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工作人员5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3人,本科以下学历2人,遵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监测科工作人员1人,为大学本科学历,均非教育统计、测量或评估等相关专业人员。黔南州监测机构无固定经费,依实际工作需要拨付,遵义市监测部门每年有75万的专项监测经费用于4个区购买国家监测服务。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基础薄弱,影响监测工作的实效性。

5 对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思考

5.1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有了新的诉求,有质量的教育是当今家长的迫切需求。只有正确认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这项工作,才能发挥监测的诊断性功能,从而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要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宣传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与意义,解释清楚监测与考试的区别,构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

5.2 构建“省—市—县”三级监测网络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任务,要推进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重要条件就是机构建设、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其中,机构建设尤为重要,省、市、县都有各自的定位,各自的工作任务,省级机构组织开展了监测,监测发现的问题需要由县级整改,市级支持。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才能完整的发挥出监测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

5.3 搭建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交流平台

当前,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面临着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通过搭建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交流的平台,可以盘活全省教育监测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交流工作经验,宣传、推广典型,推进监测结果的应用,指导地方有针对性的整改问题。

6.结束语

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任重道远,做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关键。提高政府、社会的认识是前提条件,建立和完善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是重点,推进监测结果应用,提高教育质量是目的。积极推进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努力构建“省—市—县”三级监测体系,全面提升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能力水平,切实发挥监测工作诊断的功能,为进一步提升全省义务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平萍编译.专题: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NAEP).http:www.eachina.org.cn/viewthread.shtml?tid =165,2010-07-01.

[2] 张爱兰.构建政府支持、独立运转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保障机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12(8):12-15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