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生本教育实质注重生本教学实践
孙洪杰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感悟,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强调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正如卢梭所说:“要促使孩子有学习的欲望。如果你使孩子先有这个欲望,随你用什么方法去教育都可以把他教好。”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进人“乐之者”的学习境界,让其放飞想象,翱翔想象天空是生本教育的本质体现。
1、理解生本的含义,转变教学理念
每一次课改都要有理论作为支撑,让参与课改的人转变观念,由理论到实践慢慢摸索,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生本教学也是如此,一是到生本教学的发源地广州进行理论学习,倾听郭教授的报告,走进课堂感受原汁原味的生本课堂。二是观看课堂教学录像,并进行评价分析,使广大教师都参与其中。三是开展讨论:通过理论培训和观看课堂教学,你如何理解生本教学?四是到全国各地参加生本教学专题观摩,让任课教师进人优秀教师的课堂,寻找自己的差距,学其经验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提高提高再提高。
2、互帮互学,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学各有特长。有的讲课温文尔雅,思维严谨,充满智慧,活用教学资源;有的激情四射,思维严密,大胆有效整合教材;有的有思想,讲课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有的沉稳机智,对课堂的把握和驾驭能力强。所以互帮互学蔚然成风,人人抓住一切机会多听课,虚心向别人请教,吸取精华,不断实践,总结提高。上公开课或展示课总要发挥大家的力量,集大家的优势,不断修改教案,完善教法,使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提高。
3、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生本教学的课堂是让学生成为掌控课堂的主人,学生在演教师的角色,所以生本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十分关键。在小组合作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协商,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在每次小组合作前,提出合作的规则和方法,防止学生因分配角色问题而发生矛盾,并给足合作时间。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有困难,找学生”,这是生本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呢?有的同学不合作怎么办?在别的同学表演时,有的同学还在说话、吵闹怎么办?”通过讨论,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继而引导学生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如怎样倾听,如何发言,怎样质疑等。
4、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反复磨课和录课
磨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设计完后请教教研主任,生本课堂实验小组成员经常深人生本课堂听课、评课,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授课人进行修改、再讲,直到满意为止。磨课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录课:就是每到生本教师讲公开课和示范课时,都要录制课堂实况并刻成碟,让讲课的教师和同科教师反复去看,发现不足,进行改进。
5、转变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5.1改变教师角色。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的说客,而是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由“权威者”向“益友”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威严的警长”向“幽默的大师”转变。
5.2改变教学方法。生本课堂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再是教师主持课堂,而是学生在演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拒绝学生怪异的答案,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允许学生的反驳,只要是合理的想象教师都会给予鼓励。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5.3改变学生评价方式。“你真棒”“你能行”“你可以当个小老师了”“真聪明”“你真是个主动学习的好孩子”“你是个肯动脑筋的好学生”“你是个爱思考的好学生”“你真是个百事通”“你是识字大王”“你说得真精彩”“你真有爱心”“错了没什么只要你认真改正”“我相信你可以”这些用语都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产生的评价语言,学生听了自信,家长听了高兴,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有效。
5.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一扇窗户,把学生的视野打开,成为课内外贯通联系起来的桥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让教材“为我所用”,大胆取舍,过难的要删减,不足的要适当补充。同时收集大量周边知识,丰富课本知识,拓展课本知识。
5.5让教学反思成为习惯。每堂课中总有它的闪光点和不足,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不善于反思就难有进步,反思才会明理,反省才明智。教师的反思是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校教师一直都在写反思,学校开设的“每周一得”栏目已经养成了全校教师写反思的好习惯。除了写教后反思、课后反思外,还把本周最大的收获或失误或惊喜或意外收获反思回味,不断对教学进行诊断、纠错、创新,逐步成长,学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