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获奖论文推荐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论争旷日持久的世纪难题,这不是一般的文化问题而是关乎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理论视角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内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大视野,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间接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需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力支撑。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的原因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中国先进分子积极谋求国家民族解放发展的道路。作为一个西方来的外民族文化,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外来社会思潮中,中国的先贤为什么能迅速、传播、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而不是别的思想资源的融合呢?

一方面,这是历史的选择。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为了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便转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真理,转向西方的德、赛先生。他们满心以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可以救中国,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迷梦。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便转向俄国,学习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对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思想武器,它不仅蕴含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适应了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兴国的迫切现实要求,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另一方面,这也是现实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的批判,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还存在,这种批判就不会过时。当时,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外在形式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其内在本质——资本扩张的逻辑,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解。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扩张的逻辑体现在富国对穷国、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与压榨,在国际关系中就是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横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性的资本扩张逻辑中,明显处于劣势。所以,要寻得出路与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全面审视自身的国情与文化关系,善于利用外来先进文明充实自己,给中国的未来前途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当前和今后来看,推进和改善中国现实需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建设。加强“五个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前提。但同时也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当代西方先进思想理论中汲取积极的思想理论要素,这就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点

 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传统思想文化息息相关、难以割舍,这种联系表现在国家制度选择无时无刻都会打上传统文化的印记。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之所以在纷纭争斗的外来社会思潮中快速选择、认可、传播、信奉行马克思主义,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很好的与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相契合。诚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这本书中所讲:“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博大精深,从古代的先哲们就能看出含有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思想;帝王要注重内心的修行,有赤子之心,并为大多数人所服务,即内圣外王的良好传统;以天下为己任的拯救意识等等,因而中国的土壤里更容易使马克思主义扎根开花结果 [1]186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物质第一性世界物质统一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承认物质世界处于永恒变化发展的普遍联系之中承认物物质世界是按规律进行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揭示了矛盾运动的特点,矛盾无处不在,运动事物肯定理解中必然会有事物的否定的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虚无的对象,按其本质来说,具有价值性和批判[2](112) 

春秋战国时代古代哲学家提出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说荀子天论中记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自然论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关于本体论方面,王夫之继承发展了张载“知太虚即气则无无”的思想,对“气”范畴进行了恰当的定义,创造性地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从唯物主义角度对理气与道器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做了明确的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隋代杨上善所作的《黄帝内经》注中“一分为二”的思想以最早的形式出现,它融合《易传》“分而为二以象挂《老子》的“一生”的说法。后来到了宋明时期,“一分为二”的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 “合二而一” “一分为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逐渐成为马克思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一矛盾律的概念完整表述。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大同思想的契合

在中国思想的文化宝库里,大都是中国几千年来仁人志士所憧憬的生活。早期孔子在周国讲学时大同来描写对未来社会的看法,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3](《礼运》)了近代,太平天国时期倡导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集中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天国”社会的憧憬与渴望。后来,康有为在《大同里》也陈述了这样的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生活环境。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则把“天下为公”作为大同世界的核心内容,实现大同世界是当时每个人的追求目标,追求自律、内省的原则 ,强调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民族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畅想建立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所奋斗的目标,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以消灭了私有制为前提,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阶级财产之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社会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马克思畅想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4]494)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增长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到了那个时候,社会成员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5] 305-306) 我们在经济上政治上能够彻底解放,那个时候社会每人都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终有一日成为社会自己的主人。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宣扬“大同”理想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在本质上差异极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彼此在精神上存在契合之处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契合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铲除私有制建立一个取代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103)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源泉,并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中的地位,指出:只要我们和人民打成一片,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和爆发力,任何外来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相反只会被我们压倒”,他提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儒家学说之孔子首创”,核心思想”,“仁者爱人”,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在治国上,他主张“为政以德”。孟子进一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7]104) 荀子则在治国与修身两方面提出实践和规范原则,此外,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也有民为贵的重要思想受民本思想的影响历代高瞻远瞩的帝王,都以关心民众、顺乎民意为荣,因而采纳了减赋税、休养生息等政策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的统一,作为沟通主客桥梁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一贯遵循的宗旨, 马克思主义不是闲暇时的空谈哲学,更不是书斋中艰涩难懂的理论。相反,马克思明确宣布自己是实践唯物主义者,因此把自己建立的新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直指现实并最终改变现实。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以往哲学家大都脱离了实践进行研究, 要么陷入旧唯物主义、要么陷唯心主义哲学模式。就如同他在《提纲》中所说,人环境和教育产物,但首先是人改变了环境和教育,所以,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听命现实的唯物主义,而是把它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所掌握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学问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纵然道家论的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也一定要落实到现实社会与现实人生之上孔子教育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此乃君子之德。在他看来,“巧言令色,鲜矣仁”。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内圣外王”之道,要求“内圣”只有“外王”的目的才有价值。 、道家,甚至佛家都是这样,佛家看似高蹈空玄之境,实则也是拒绝“顽空”和“断灭空”的。 

综上所述,对于解决现实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是知行观知行合 一、知先行后、行先知后,不论哪一种知行观,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观念上的调试于此对应的则是马克思提出实践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305-306)因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亦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知来指导中国革命、改革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就必须实现中国化,特别是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的路径何在呢?应当肯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但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永无止境的一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当然不能满足于寻找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也不能满足于两者在历史进程的融合,而应该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思想文化的深层次和核心来推进。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能“安家落户”,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人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日常生活实践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日常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性和群众特色,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需要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较好地实现了精英化,但大众化却相对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展、乃至命运,比马克思主义精英化更重要。在当代中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急需要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因此,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具体路径就必须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文化、群众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与群众日常生活融合的时候,必须认真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特别是中国老百姓习惯的口头语言形式,要善于对他们经常使用的警句、格言、谚语和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成语、语录、词汇、历史典故和文学故事等加以引申和发挥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重要原理或原则。这样,才会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新鲜活泼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9](534)

此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概括,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但这一思想武器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也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毛泽东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要在群众生活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0](368)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消除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距离感,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融合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虽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完整的科学的构想,但这一构想在当代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要想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使它中国化。因为从时间上来说,它是一种后政治社会的价值观,在当今时代条件下还达不到绝不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些具体设想。从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与自由观来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在实践上也只能循序渐进地实现,而不能一蹴而就。毛泽东指出,民主与集中的统一,自由与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在这种制度下,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与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这种自由和发展也只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后,才能完全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通过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逐渐完成这最终目标。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需要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融合,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实际需要之间的联系,就会失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总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另一方面,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还不能完全实现,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指导作用,并最终构建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礼记[M].

[4]孙中山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孟子[M].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选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

 [10]毛泽东选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