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

 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

()“理”不到位

小学数学教材作为一个整体,知识、单元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复习时,教师要将看似孤立、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在日常教学中“理”有着不同的方式,或贯穿于问题的解答与分析;或由学生自主整理,加以教师的指导形成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教师以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缺乏对重点、难点、易错点的点拨,缺少对知识结构的梳理,复习课成为新授课的“重复”。

()“练”过度且不具针对性“练”是复习课中学生提升、应用所复习知识

的有效途径,但大量、反复的机械操练会使复习课变成单纯的练习课。“题海战术”不但会使学生缺乏基于练习反馈的思考与知识梳理,也会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合作与互动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同时复习课中的练习强调针对性与系统性,如何恰当地安排有层次性、综合性的练习是上好一节复习课的关键。

()“测”无及时反馈

“测”的目的是通过测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确定复习课的重点、难点,课前测验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是教师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来源之一;为更清楚地了解复习课教学效果,课内测验结果是发现学生仍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测验结果无法及时汇总,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信息更无法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失去纠正错误的最佳时机。

()学生被动学习

为保证教学进度,课堂上知识的梳理常常由教师代劳,学生缺少自主归纳、整理的时间,缺乏合作探究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课堂未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空间,难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电子书包环境及其对教与学的支撑作用

()电子书包应用环境

电子书包的构建涉及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三个核心要素[11]。教室应用环境下还包括教室环境建设,如课堂交互显示设备(如电子白板等)、无线网络设备、课桌椅及其布局等。本研究中使用华为、三星等平板(罗阳小学率先在上海市闵行区实行BYOD模式)Aischool电子书包系统开展试验,同时实验班级配备电子白板,配置一个无线路由器,两个无线AP,能支撑50台左右的平板接入网络。Aischool电子书包系统支持教师的备课与讲课、学生的学习及评价,包括备课中心、授课中心、评测中心等模块。其中授课中心为教与学提供电子教材、屏幕广播、学生演示、课堂练习、资源推送、主题研讨等功能,是支持课堂互动教学的课堂交互系统(主要功能如下页图1所示)。课前的备课中心,课后的评测中心、教学分析功能、云图书馆等作为课堂交互系统的补充,提供相应服务以支持教学全流程应用,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电子书包环境对教与学的支撑作用

在以上电子书包应用环境下,师生基于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可开展丰富的教与学活动。具体而言,电子书包环境对教与学的支撑作用可归纳为丰富课堂授导教学、创设探究学习环境、拓展课堂学习空间三个方面。

1.丰富课堂授导教学

电子书包走进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电子书包可整合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如多种类型媒体资源、学科工具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从而支持教师知识陈述、例证、呈现情景。其次信息技术的快速计算功能使信息聚合成为可能,电子书包提供的“课堂练习”功能可快速汇总学生反馈或答题结果,为教师提供答题报表信息。基于这些报表信息,教师可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地调整教学内容;也可了解每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模式等,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分组提供数据支持;也便于教师据此为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同时电子书包创设了信息对称的学习空间,将促进课堂内信息的共享,学生使用移动终端可便利地获取来自网络(如资源库、在线专家等)、教师、同伴的信息;学生可便利地提供信息,此时课堂展示内容不仅仅由教师提供,通过“学生演示”功能学生也拥有了表达个人想法、展示个人思维的机会;学生通过“主题研讨”等功能可便利地交流信息,完善师生交互平台,支持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交互。

2.创设探究学习环境

人际沟通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问题解决是企业所需人才能力结构中的前三项能力[12]。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亲历问题解决过程,在主动参与中完成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电子书包创设的信息对称的学习空间即创设了这样的探究学习环境,学生在人手一学习终端及网络联通的环境下,可与同伴一起开展探究学习。例如探究型课程《探究影响饮用水水质的因素》一课中(该案例具体信息可访问:http://e5.mhedu.sh.cn/tvideoinfo/TvideoInfo/showF.do?s=1&videoId=56),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实施实验,合作探究影响饮用水水质的因素。课前学生使用学习终端完成实验设计及准备工作;课中使用学习终端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基于实验数据快速生成实验图像,并通过图像直观对比数据差异而得出小组结论。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