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获奖论文推荐
王智海-《谈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指出: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等课程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要求,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数学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渗透德育教育的意识。要明白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中职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每一个数学教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结合实例,讨论在实际的中职数学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关键词德育渗透;中职数学;数学教学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新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大纲不仅确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基本框架,而且成为是新形势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德育课教师的任务,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各学科都应渗透德育教学。数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当前中等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当前中等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分别为社会与企业、学校与教师以及家长与学生层面。

1.1社会与企业层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人才需求日益激烈,很多企业及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学生的时候,过分看重学生的技能水平,片面追求学生的技能,而忽视了对毕业学生道德素质的考查和评介,企业的这种片面倾向,直接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的方向,为了使学生在就业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大量中等职业学校将技能教学放在首位,出现了注重技能教学而轻视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德育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1.2学校与教师层面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大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的事情,学校的其他教职工只是提供一点配合罢了。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受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影响,把受教育者看成企业成产的产品,把教师看做企业的工人,从而极力地把量化管理、制度管理等理念引入学校管理,致使教育过程及手段显得简单、粗暴,背离教书育人的宗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每位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3家长与学生层面

人的第一课堂来自于家庭,家庭在人的性格、心理、习惯及道德品质的养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中职学生的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教育滞后,家长难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职生自身的认识落后和心理自卑等原因,又造成他们鉴别能力差,思考和处理问题方面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诱惑。

2、中等职业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从单一的专业技术水平向综合的素质水平转化。面对这种转化,中等职业学校应审时度势,结合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同样,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每一位数学教师,就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探寻德育的渗透点,适时的、及时的、多方位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能仅仅传授数学知识,而更应该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开学第一课的教育

中职学生大多数在十六岁左右入学,当他们从一名初中学生转变为一名中专生时,同学们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开端,对老师的服从意识较强,此时我们应抓紧时机,重点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开学的第一堂课上,并不是急着给学生们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向他们提出新学年、新学期的要求,要求他们:

上课前准备好数学教材和练习本、听课笔记、文具等。上课铃响和下课铃响,老师与全体学生相互问礼。上课迟到者,应在前门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方可进教室入座。学生因故必须离开课堂时,应征得老师许可。学生要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做好笔记,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接受教师的教育,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指正,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老师讲课,等等。

通过第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了数学课堂上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要求,可以初步达到规范言行、强化纪律的效果, 这样有利于学生端正思想,从日常数学课堂学习中学会怎样做人。

2.2探索有利于德育渗透数学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考虑到中职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分布分布极不均匀,学习态度分化突出的特点,采取了“分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分组,让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中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局面,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积极的氛围中都得到发展,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避免了优生只顾自己,不顾及别人的做法和想法,避免了差生“学习与我无关”的想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乐群的心理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评价的内容及手段要多元化。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日常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所进步和收益,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我会让学生在小结时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说说自己应当向自己的同学学习哪一点优点,自己应当再克服哪样的缺点等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去,可以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

2.3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首次提出把中国精神教育作为德育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过程中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等。

由于各种原因,在中职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并不明显,为了提高德育教育,加强德育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知识传授过程中。

在讲函数的表示方法时,列出我国2005~2010年国民总收入(表1-1)来讲表示函数的列表法。通过讲解,一方面让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

随着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在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节俭意识等。在讲分段函数时,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节省电力、或是节约用水,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节俭意识

在教学《三角》弧度制一节时,可以重新温习一下我国的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生平,讲述他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自觉性。同样,在教学《二项式定理》时,可以介绍我国数学史上又一光辉的成就“杨辉三角”,这是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所记载的,要比法国帕斯卡早四百多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变革为我们在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了素材和切入点。如在讲《圆锥曲线》这一节时,用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为例创设情境,不但符合本章的教学内容,而且又能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在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职业生涯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与学生未来职业、学生学习的专业的联系,可以在教学引例、实例中寻找与学生专业相联系的事例、案例,或是专业背景,这会对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起到积极作用。

2.4利用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数学核心素养是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体会、了解、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有着自身的特点,它可以帮助人们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工作中形成条理清晰的思路、严谨务实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如通过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作风;通过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的学习,能锻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中职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通过对解题方法的训练,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如通过观察法的解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联想类比解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通过类型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等等。

3、结束语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在德育的过程中发挥自己学科的独特作用。要有意识、有目的的抓住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以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邱红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J].青年探索,2006,(4):68-69.

[2]陆巍伟.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J].《科技信息》,2011,(18):700-701

[3]贺金华.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数学教学通讯,2004,(3):38-40.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