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其他推荐
差异与融合: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阐析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的根,为了探明中西体育养生文化的差异,揭示其融合的方法与过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融合”这一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现实解构阐释。研究结果:1)差异是中国体育养生文化以朴素自然的古代哲学和体系完整的传统医学为基本理论,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西方体育养生文化以现代医学为基础,并深受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2)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分别根植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思维观,且二者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中方具有“直觉、取象、辩证、经学”等特征,西方具有“逻辑、抽象、形而上学、质疑”等特征;3)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追求目标不同之处在于中方重注天人合一,内外兼修,西方则更重视人的物质形态本身,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对健美人体充满了崇拜以及对力的赞美。研究结论:使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摒弃分歧和冲突的对立格局,在冲突中发展,相互融合重构,共生与并存是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未来的基本走向。为进一步认识中西文化的根源,加深和领悟中西养生文化及理论,促进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养生文化;健身文化;中西文化差异;认知模式;融合

 差异与融合: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阐析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的根,为了探明中西体育养生文化的差异,揭示其融合的方法与过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之间的差异融合这一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现实解构阐释。研究结果:1)差异是中国体育养生文化以朴素自然的古代哲学和体系完整的传统医学为基本理论,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西方体育养生文化以现代医学为基础,并深受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2)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分别根植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思维观,且二者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中方具有直觉、取象、辩证、经学等特征,西方具有逻辑、抽象、形而上学、质疑等特征;3)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追求目标不同之处在于中方重注天人合一,内外兼修,西方则更重视人的物质形态本身,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对健美人体充满了崇拜以及对力的赞美。研究结论:使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摒弃分歧和冲突的对立格局,在冲突中发展,相互融合重构,共生与并存是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未来的基本走向。为进一步认识中西文化的根源,加深和领悟中西养生文化及理论,促进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养生文化健身文化中西文化差异认知模式融合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找有关养生的书籍20多部,本文参阅了7部,引用了其中的5;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中,输入养生查找到2014—2016年的期刊、硕博论文共17503篇,输入养生文化”“健身文化查找到文献929篇,本文经过整理和筛选,最终选取了66篇作为研究资料,引用了其中的18篇,对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奠定了理论支撑。

1.2比较分析法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西方养生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析了中西方养生文化融合的方法,即通过文化冲突向多元文化命运共同体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文化融合,也就是对中国体育养生文化的秩序、结构和方式进行重建,而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均有赖于双方的精髓渗透、补充和积聚,在冲突中交融。

2、中西方体育养生形成的文化背景

中国的体育养生文化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养生一词,始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其原意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管子》二十四卷中的《内业》《心术》和《白心》等篇章对养生有较为系统的阐述[2]。先秦诸子百家在其著作中都有涉及养生的内容,《黄帝内经》全面的总结了他们的养生观和养生经验,并着重地提出其养生理念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观点[3],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传承、发展、弘扬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对于西方的体育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体育养生文化是以朴素自然的古代哲学和体系完整的传统医学为基本理论,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融汇了历代养生人士的防病健身众多方法,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依托,它不仅具有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古老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品格和思维方式。

中国体育养生的理论体系通过其养生观得以体现,中国体育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4]。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在历史的变迁发展历程中,不仅积聚了丰硕的养生实践经验和方法,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养生观。

中国养生文化有明确的针对性所指,即以传统中医学为基础,以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为目的的理论和行为总和。养生是中国创造的词汇,西方没有可以完全对译的词语,但其健身保健”(keephealth)一词与中国养生近义,西方从古代开始就有健身强体的方法和对待生命的观念。所谓的健身文化实质上就属于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的是整个健身运动领域的一种社会文化。具体指的是人们在健身过程中所创造、保存的所有内容的总和,是健身者满足个人健康的需求、适应生活的环境所创造出来的多种健身方式以及长期累积的物质与精神的结晶[5]。而西方体育健身文化本质上属于智性文化,把骨骼强化”“肌肉发达作为健康的标志,把身体的物质形态作为本体,注重获得外部的知识,极具公平性和挑战性,强调竞争与超越,最终实现身体上或生理上的极限超越[6]。

当社会创立宗教时,其对应的宗教医学也同步形成了,这就导致了两者紧密结合[7]。古代医学,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巫、医都是不分的,认为治病非人力所能及,需要求助于神力。中世纪欧洲的医学更是由僧侣掌握,成为寺院医学。医学与人文经历了合分、分合的历程,其实质上就是螺旋式上升的种辩证过程,更是人类医学思想迅速发展的飞跃[8]。西方的体育养生文化也不例外。东方养生文化注重形声兼备,西方人仅注重锻炼,然后通过习得外在的技术增强人体的健康,其最大的特色还在于以可以量化的运动生理学、西医作为其发展的理论依据[9]。西方学者对体育养生文化的研究,缺乏从哲学层面的总体阐释,因为西方人对养生的应用是关于健康者的健身,他们的观念中仅存在健康、疾病这两种生存状态,这就导致人们忽视亚健康。这时候患者的需求主要是医学治疗为主,健康者的需求在于健身锻炼,所以,西方的养生方法和目的就是侧重于训练[10]。

参考文献:

1]吴京梅.中西方体育养生之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28(6):7981

2]耿振东,译.管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3]姚春鹏,译.中华经典藏书: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9

4]傅功振.中国传统养生观:兼谈养身、养心与养气[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821

5]李英,杨爱华,张奎,等.中西方健身文化比较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6):1216

6]陈丽霞,张鲲.瑜伽的现代抉择与东西方健身文化融合[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2):4749

7]张稚鲲.金元社会医疗的贡献力量及宗教文化特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95100

8]刘胜良.医学与人文融合的发展历程及实现路径[J].医学与社会,201528(2):2124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