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其他推荐
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创新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应对由国际化、信息化、城镇化等带来的多元思潮并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关键课题。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

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创新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应对由国际化、信息化、城镇化等带来的多元思潮并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关键课题。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实现思政教育模式理论层面的科学化与实践层面的现代化。

由项久雨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导论》一书,立足方法论指导角度,对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该书首先从发展观角度出发,在梳理思政教育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指出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时代必要性,并分别指出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与方向。其次,立足系统论角度,分别从认识方法、决策方法、实施方法、评估方法、研究方法等层面,具体论述了思政教育方法如何创新,构建了思政教育方法论体系。该书理论视角独特,为读者认知思政教育方法提供了参考。

该书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指出当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具有必要性,且这种必要性不仅体现在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的需求层面,更体现在当前阶段社会主体思想变化的需求方面;指出在当前时代环境下,科技改革带来的思维方式变化、意识空间变化、实践路径变化等都对思政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正如该书所说,我国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然不可忽视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思政教育主体必须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并推动思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为后续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另外,该书着重强调了信息化时代特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和更快的传播速度,国外各种思想文化也随着网络输入我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尤其是对学生群体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思维误区,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由此可见,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冲击,亟须构建更加现代化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来稳定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结合该书观点,笔者认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其一,理念先行,全面推动思政教育理念现代化。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深刻意识到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同时也迎来了诸多发展机遇。要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首先要形成对这些挑战和机遇的科学认知,以科学意识引领正确实践,在全面推进思政教育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解决思政教育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思政教育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有效结合。具体的思维路径包括三个方面:一要消除形而上学的逻辑起点,将人的实际发展需求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理想化目标;二要摒弃权威主义思维,坚决稳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构建公平开放的思政教育对话格局;三要打造认知主义路径,积极创新认知渠道,避免单一化教育。

其二,制度保障,构建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机制。新时代,要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需要完备的机制保证各项创新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这种机制的建设,需要国家统筹规划,基层参与单位如学校、企业、社区等密切配合,从而有计划地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例如,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思政教育实施纲要,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基层思政教育单位确定思政教育创新方向,从制度制定角度规定院校、企业等教育主体的教育权责,并对不同教育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做出规划,做好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实现思政教育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

其三,智能手段,推进思政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思政教育模式创新要结合“互联网+”理念,以提高教育方法和路径的现代化。教育主体要善于运用信息化处理工具,如AI、大数据、物联网、各种信息治理平台、网络智库等,它们都是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有效助力;善于利用各类智能技术,将信息治理模块融入现代化思政教育模式构建,为思政教育赋能,不断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此外,智能手段的应用,也会为其他教育模式的创新起到示范作用,进而使得现代化技术更多地应用到其他领域。

其四,协调共进,多元结构共助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在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念激烈碰撞的时代环境下,要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必须尽快架设多元结构,不断提高各教育主体的参与度,以多元教育主体稳固思政教育阵地。基于此,各思政教育主体应积极凝聚教育力量,构建多元化的思政教育队伍,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以学校思政教育为例,学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政育人队伍除了思政教师外,还应将全校教职工纳入思政育人体系,尤其要发挥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学生工作人员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上述人员参与到思政教育多元格局的构建中来。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