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其他推荐
敬春雷-《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拓展》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语文教学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之一,语文课堂教学拓展是引领学生由教材通向语文自由天地的桥梁。教师选择恰当的拓展延材料,结合具体的学情和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方式,开展适时、适度的教学拓展延伸显得非常重要。所谓适时,就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所谓适度,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最值得拓展的地方去拓展延伸。

 关键词拓展适时时度材料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空间就有多大。”《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与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内涵。”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拓展。不过,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拓展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要适时

语文拓展教学,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拓展。

1、导入新授课程时。在新课伊始,可将课文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链接而导入新课。如我教学《口技》时,首先播放《洛桑学艺》中洛桑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趁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引导:普通的一张嘴,竟能将众多的乐器模仿的如此惟妙惟肖,真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我国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洛桑如此,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我国古代口技表演艺术家,感受一下其高超的口技表演技艺。通过这一举措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拓展。

2、课文教学结尾时。总结全文,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升华文章主题。如我教学《纪念白求恩》总结全文时,教师引导:毛主席写的这篇祭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所具有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习他的这些精神。本文作者人民领袖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之一,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者,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而且他的毛家先后有六位亲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特别是他的儿子毛岸英也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从苏联回国后本可以享受从小缺失的父爱,享受新婚不久的家庭温暖,当朝鲜战争爆发时,他是第一个向彭总报到的志愿军战士,毅然决然地奔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牺牲时年仅28岁。同学们,你们说毛主席是不是具有白求恩精神?学生们听得很专注,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我继续引导: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恩情,我们的后来人要敬仰他老人家,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要缅怀他,要记住一首歌《东方红》。这样教学该课文,知识得到拓展,主题和情感得到升华。

3、理解主题思想时。在教师点拨下,学生合作并自行归纳文章主题,但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主题思想,这时可以再进行深化训练。如教学《海燕》时,可以“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为话题进行小练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题,将海燕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即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乐观生活态度和勇敢斗争精神。这种小练笔既让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4、剖析写作特点时。教师给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特点,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只是空头理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安排学生仿写训练,深化对写作特色的把握。如我教学《故宫博物院》,在引导学生学习太和殿一节时,我就结合课文说明太和殿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按照空间方位介绍自己所在的教室,目的是巩固学生对空间顺序的理解。

二、拓展要适度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延伸。适度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反之,则喧宾夺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拓展”的要求是: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在听说读写之内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提倡进行拓展的目的,是借助这一手段最大程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适度拓展,应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最值得拓展的地方去拓展延伸,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文章的主题理解和情感升华,能力的迁移训练等。

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拓展不适时机或不适度的情况。我听了一位老师教学《春》的公开课,十分钟时间朗读,十分钟时间以提问讨论方式将课文基本内容梳理一番。然后老师花了二十五分钟时间出示与“春”有关的流行歌曲、电视片段和古今中外名家诗词句开展拓展活动,一堂课中学生漫无边际地讨论,教师“旁征博引”的论述,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展示等,可谓热闹了。但是,拓展抛开文本任意延伸,学生甚至连课文句子都没读熟,对课文内容还只是一知半解,便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偏离主旨的拓展。

三、拓展材料要精选,拓展方式要灵活

鉴于课堂时空限制,教师应精选拓展材料。所选延伸材料恰当与否,要看通过这些材料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拓展方式要灵活多样,要结合具体的学情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切忌千篇一律。

1、借助音乐拓展:《春》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意境优美、色彩明丽、语言质朴凝练。我在教完这一课后让学生为课文配乐。通过小组讨论、策划,他们为“春草图”“春花图”配上急缓有致的古筝曲,为“春雨图”配上悠远宁静的柳笛曲,为“迎春图”配上热情奔放的锁喇,这正好体现了这一课内在的旋律与张弛的艺术。

2、借助图画形象:我教学课文《狼》后,让学生看插图,问学生插图表现的是哪一部分哪一层哪几句原文的内容?学生找出相应答案后,就要求他们图文对照。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入画,赏文析画,依文赏画,据文评画,动手改画,既熟悉消化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利用活动拓展: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进行的小练笔、辩论、表演等。如我教学《台阶》这课时,我设计两种拓展方式:一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的父亲,体会父爱,并将这种体会写在日记本上;二是让学生就“新屋造成了,父亲老了,身体垮了,那样做值不值?”开展辩论。如此让学生把文本和生活联系,既训练了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亲情的认识。

4、通过比较阅读进行拓展:如我教学《海燕》后,就将《白杨礼赞》介绍给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深入体会“象征”、“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等表现手法的不同。教学都德《最后一课》后,就将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阅读:前者师生用心上课,无限依恋;后者内心悲伤,以致上不了课,但都表现了国土沦陷时爱国主义感情。这样比较阅读,拓宽了思路,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是新课程的要求,将拓展延伸的内容和方式紧密结合语文学习和学生身心特点,整体考虑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思维,我们就能引领学生从教材这座独木桥驶向无限延伸的宽阔大道,学生便拥有了自由翱翔的语文天地。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