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件(优质课)获奖公示
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教育 ——关于教育的惩戒的思考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真实教育生活已经越来越淡化纠正和惩戒,因为社会对教育的苛刻让班主任心有顾虑。毕竟,谁也不愿意冒惩戒教育的风险。有学生打12345带来的烦恼,有惩戒后学生不返校或走极端的风险。

 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教育

——关于教育的惩戒的思考

摘要:真实教育生活已经越来越淡化纠正和惩戒,因为社会对教育的苛刻让班主任心有顾虑。毕竟,谁也不愿意冒惩戒教育的风险。有学生打12345带来的烦恼,有惩戒后学生不返校或走极端的风险。

关键词:惩戒;真实;教育

早上值班就餐时,一个班主任说了他的一个困惑。班里有个学生值日时总是推脱,组长安排他倒垃圾,他就是不倒,地也不扫。组长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找他谈话,油盐不进,惩罚他单独擦黑板一天,他一次也不干。班主任想起了集体的力量,根据这一现象召开主题班会---《权利与义务》,结果这个学生不干了,第二天直接没来上学,因为他认为班会就是针对他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家长反映这个孩子平时就懒,他也不敢说,说多了怕走极端。与家长的沟通开始时还比较顺畅,说着说着,家长嗓门上来了,最后甩下一句话:是班主任的惩罚伤害了孩子的尊严,是主题班会让孩子没脸上学,孩子出了问题班主任要负责。这个班主任很苦恼,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是的,这名班主任错在了哪,难道连批评教育也不行了?教育到底需不需要惩戒?

我一方面同情这个班主任的遭遇,明明做了正确的事,却满肚子委屈,这就是学校教育的现状;另一方面我很惊恐,惊恐家庭教育中没有了纠正和惩罚,这也是一些家庭教育的现状。

近期,网络新闻中,有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被老师罚站一节课,家长到学校讨说法的;有因为带手机进教室,违反学校规定,回家反省后拒不上学,班主任登门道歉后把学生请到学校的......一时间,教育是否需要惩戒又成了话题。个别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大肆渲染,使社会对教育越来越苛刻,越来越不理智,更让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心中装满顾虑。在面对一个需要惩戒的问题时,班主任、年级、学校总是几经斟酌,提前做好预案,因为谁也不愿冒惩戒教育带来的巨大风险。

何为“惩戒教育”。惩戒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我们说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它不同于体罚、变相体罚、讽刺挖苦等违反师德的行为。

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懂得真实的人生,不要把学校教育做成童话世界。因为我们的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社会上难道天天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由于很多原因导致家庭和学校总是不忍心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教育,有意或无意地屏蔽着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孩子生活在一个虚拟美好的世界。其实,教育从不排斥惩戒,更不是一味的忍让和纵容。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中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他是这样描述的:我回想起很早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我跟孩子们在一次远足旅行的归途中,向邻村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要点水喝。她邀请我们到果园里去,拿出苹果和烤土豆款待我们。我们向她表示了感谢,然后出发了。走了半公里多路的时候,我们突然想起:刚才在我们坐的地方,把一些烤土豆的皮丢在地上没有收拾。

“应当回去收拾……”,玛娅思忖着说。“当然,应当回去,把一切收拾干净。”我立刻表示支持。孩子们成群地跟着我向回走,只有斯乔巴一个人没有动,他说:“我要坐在这儿歇一会儿……”但是,当他听到孩子们齐声愤怒地指责他的话时,他想休息一下的愿望就打消了。

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打断指责,他想让斯巴乔感受被集体否定带来的痛苦,他想让其他孩子体验正义的思想取得的胜利并感受到自己是这种胜利的参与者,告诫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只有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善于对不良行为表示愤慨,他们才会正义的成长、享权利尽义务,才会不矫情、不任性、有原则。如果已经到了少年时期,你再想激起他们对类似行为的愤慨,那就不会收到任何效果,因为已经错过了那个年龄期,到那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错误行为理所当然,没有错误。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案例,这名学生做法明显是错误的,再加上家长的纵容和包庇,就越发张狂。该学生根本问题就出在家庭教育上。班主任的单独交谈,集体讨论都没能暂时扭转局面,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一方面,我们可以再想办法,再找时机;我们可以用为师者的智慧、专业让孩子先触碰教育的柔软,再明白教育的刚性;我们可以在一定目标指引下,有计划、有秩序的实施有约束力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尝试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其多读教育专业方面的书籍并应用与实践。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是真实的,幸福和快乐是成长的元素,失望、羞耻同样是成长的必要元素。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