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经历了两个阶段的现代化过程,一方面使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事业得以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民族成员面对现代化的进程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变革而表现出的心理不适与精神困惑。因此,在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关注民族成员这一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的生存状态,民族教育更要放眼未来,从青少年的多元文化意识与国家公民意识入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民族成员

 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王鉴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市,73007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和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态特点、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的,包括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智慧结晶,它产生于少数民族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那片土地,发展于少数民族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过程之中,它的价值不仅是过去的,而且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因此,尊重、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内容之一,也是各少数民族和谐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不断受到冲击,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正确理解当前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是关系到如何全面保护民族文化、科学发展民族教育的大事,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1、现代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现代化呢?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从18世纪到21世纪初,广义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和变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发生的深刻变革;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基本也是这样,但不同的是现代化前的基础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少数民族在现代化之前尚处在农奴社会。

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一场全新的现代化进程。这场现代化进程使得我国少数民族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从根本上改变了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教育制度,提高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粗略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17年的变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得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建设开始启动,在重新梳理中央———地方的权力关系的同时,重建地方权力机构。在少数民族地区,模仿苏联的体制,以“民族”划分和辨认为基础,实行了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逐步”建立各级民族区域政权,废除宗教领袖与部落头人的特权,进而废除政教合一制度和部落制度。在经济方面,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废除了传统的经济制度和结构,废除了农奴等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将土地牲畜等基本生产资料分配给农牧民;通过基础生产资料制度的变革,农牧民获得了生产资料,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整体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在文化教育方面,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尊重和保护,建立了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民族地区的学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民族教育的学校与课程中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此同时,在政教分离的国策下实行宗教与教育的分离,使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在特殊的政策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加速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中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以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标志,国家的民族政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央全面恢复和重视民族工作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在反省“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地区政策后,中央的政策旨在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新政策的核心是:在国家财力的大力支持下,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推进发展。通过进一步加速现代化进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东南沿海一带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国家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点,在西部地区以特殊的优惠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在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等民族自治区实行更为优惠的政策,加速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最近在北京召开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建设成就展上所展示的成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第一阶段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的诞生改变了民族地区的历史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则全面改变了民族地区的现实。

现代化的结果是人民享受到了较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现代化的过程却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在追求物质享受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关注,不仅产生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耕地缩小、气候异常等负面影响,更有人类精神层面的失落、传统文化的消逝、心理的压抑等深层次问题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深入到民族地区搞调查研究时,曾在一个村庄住过一段时间,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一条小河从村边流过,河水清凉,里面的小鱼游来游去,村里的人都喝着河里的水,虽然人们的生活并不十分富裕,但从满山遍野飘来的歌声中,不难感受到当地村民的幸福与悠闲。2000年笔者再去这个村子时,现代化的痕迹随处可见,虽然房屋新了,现代化的电器多了,但随之而来的造纸厂、淀粉厂、印刷厂等,不仅污染了空气、河流,而且影响了庄稼的生长;那条小河干涸了,河床裸露,几个大型的采砂场正在作业,搞得整个村庄尘土飞扬;年轻的村民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家里多是老人和孩子,村庄已经没有往日的生活气息了,人们的服饰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很少有人穿民族服装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舞蹈也听不到、看不着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已经不再存在,成为历史的记忆。2008年,铁路又修到了这个村庄,村里一半以上的人家要搬迁了,尽管政府有经济上的补偿,但让村民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重建家园的困难不说,他们多年经营的生产生活方式可能都要发生变化,心理上的失落与不安,使他们从感情上难以接受这种由现代化而带来的精神痛苦。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空间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民族成员的情感与认同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工具理性和“发展是硬道理”为宗旨的现代化确实使交通发达了、物质丰富了、通讯便捷了,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传统文化问题等均显现出来了。现代化的潮流谁也无法阻挡,但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早已暴露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背景下,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对现代化带来的负面问题要及时有效的加以解决,这才是真正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族问题的背后其实同样是现代化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比如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状况引起的民族成员的精神失落、社会的分层导致的贫富悬殊、青年人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冲突等,而这些问题的真正有效解决,必须依赖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

2、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数量十分有限,有些民族地区就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民族教育主要由民族地区的宗教教育机构来完成,这些宗教教育机构既是宗教与政治的中心,又是文化与教育的枢纽,如藏族地区的寺院、回族地区的清真寺等。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使教育与宗教分离,完成了民族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与民族地区文化同样的现代化历程,即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7年为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第二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方面接管了国民党政府在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另一方面创办了社会主义的新式学校。这一时期,民族院校剧增,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民族教育体系,民族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现代学校教育成为民族教育的主流。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水平,优先发展了小学和成人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强调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必须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并要反映民族特色,适应民族发展,加强党和政府对民族教育的领导工作。到1965年时,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数量明显提高。建国之后的17年,是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在两次全国民族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培养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人才的教育基础。

在学校化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注重了数量、规模、形式等,而导致学校数量上去后质量难以提高,即民族地区的学校缺失了民族特色和民族地区的特色,表现出了照抄照搬的特点;就民族成员来讲,在看不到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之后,慢慢对它失去了信任和支持,甚至怀疑现代学校教育。这完全是由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急于求成的主观意识所造成的。学校化运动中所缺乏的部分正是我国民族教育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探寻的部分,那就是民族教育的特色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也开始好转。民族教育事业在恢复学校教育体系之后,同时建立了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教育体系,编写和翻译了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办学的效益日渐明显。但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的冲击,民族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的问题是属于社会的问题。和全国一样,民族地区的应试教育相当严重,民族成员把受教育看成是将来能否进入政府部门从事工作的一种主要手段,如果接受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不能升入大学,不能从事“公家”的工作,上学便失去了意义。第二层面的问题属于学校的问题。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体系已相当完备,一些学校的硬件建设优于许多内地学校,师资队伍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教学质量问题却不断地被提了出来。原因主要在于民族教育的复杂性,双语教学与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正在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心正在由重数量、重硬件建设向重质量、重软件建设转变。[1]第三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文化与民族地区教育的关系方面。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根在民族文化,所以学校与民族村落之关系十分密切。凡是有学校的民族村落,当地人对教育就比较重视,民族教育的效果就好,民族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相对保存较好;而没有学校的村落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民族成员对教育的态度不积极,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民族文化难以在社区中保存下来,因为没有学校的积极参与而使许多地方性知识随着一些老人的去世而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没能很好地加以保护。因此,对民族地区来说,学校的根在村落、在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的魂魄在学校、在学校对它的传承与保护之中。

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与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所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比如现代与传统、中学与西学、本土与外来等。当我们审视现在的学校教育时,民族地区面临的这些问题会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加以解决,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解决、解决的效果如何等都是需要研究的。统观民族教育三个层面的具体问题,集中在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之中,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民族教育中体现民族特色等,将是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3、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问题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自人类教育产生之后就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文化是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的课程就是精选的人类文化,既有普适的文化,也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方性文化;文化的传承有多种形式,但以人为载体的教育是文化传承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且在教育中传承文化还可以创造新文化,扩大文化的内容。再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传承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的手段之一,教育通过培养人,不仅使人类的文化生生不息地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教育培养人的过程与结果均能创新和发展文化。所以说,文化是教育传承的内容,教育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对人来讲,文化是人要吃的精神食粮,学校教育是人要吃这种食粮所必须去的场所,或者说是专业的精神食粮的餐饮店,所以文化和教育最终都是要为人服务的。文化又都是一定民族的文化,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形成并发展的文化,文化从源头来看,是有地方性特点的;但文化又是全人类的,地方性的文化之间总有共同的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就形成了普适的文化。同时,文化在一定的时空下又有强弱之分、主流与边缘之分,所以“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2]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言,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处在后发地位,是一种地方性的、弱势的、非主流的文化,常常会受到主流的、强势的文化的冲击,所以世界各国都为了保存文化的多样性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这正如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是人类必须保护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园。民族教育在保护民族文化与培养继承民族文化的民族成员方面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

面对现代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保护方面,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策上就应该实行多民族多文化的政策,在承认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价值的同时,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在保护各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大力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鼓励、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内对外的交流等。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民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变革对民族成员的心理的影响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面对文化变革的应对策略,需要从宣传、教育的角度加大对青少年的影响,同时在职业教育方面引导社会成员正确形成对社会变革、文化变迁的认识。

面对现代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教育方面,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策上就应该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方面,一方面要把民族教育事业放在全国教育事业的重点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把民族教育事业放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重点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我国在民族教育的发展方面实行特殊政策与优惠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政策主要包括:民族教育的办学自主权政策、民族教育的双语教学政策、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课程政策、民族教育的师资培养政策、民族教育的管理评价政策等。民族教育发展的优惠性政策主要包括:民族教育经费投入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等。

面对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新形势,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更应放在发展双语教学与开发多元文化课程方面。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以一定的比例来传承各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内容。在国家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品德、体育、音乐等学校课程中均要反映和体现我国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让所有未来的国家公民都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多民族国家的“美美与共”。在地方课程中,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要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使各民族成员“各美其美”,培养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把少数民族的文化通过教育所培养的人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在学校课程中,各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族制宜的开发校本课程,使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在当地人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

总之,在现代化背景下,当前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防止现代化的负面效应,并积极地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解决民族成员的心理不适与精神困惑。民族教育更要着眼未来,从青少年的教育开始,培养多元文化的品质和公民意识,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合格的新一代的国家公民。

参考文献

1]王鉴.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转型[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2]丹珠昂奔.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60921.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