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教育的解析
包海诚 梁静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教育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民国时期盛行一时,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宣告结束,但是它所蕴含的自由、理性、宽容、责任等价值理念对民众权利意识觉醒、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领域表现为,以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与追求,尊重与强调个体的自由与价值,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价值。
1、当下中国教育的自由性缺失
当今的中国在教育自由化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挑战:在教育目的上,弥漫在校园中愈益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正在侵蚀教育应有的自由和独立精神,教育的目的于个体而言,为求得一己的财富和发展,于社会而言,为促进经济的繁盛;在对自由内涵理解上,即使教育者意识到自由的重要性,但对自由存在误解,把它等同于个体的完全自主和独立,导致在学生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忽视理性训练的价值,滥用自由和权利;在教育自由度的把握上,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科教兴国提出之后成为教育共识,但教育者在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把握上,逐渐丧失了教育的本质价值。
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持教育的自由性?姜朝晖的《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中对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分析时说:“这一时期的教育独立意识主要是以自由主义者批评国民党的党化教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自由主义成为教育独立的深厚文化基础。”也就是说自由主义思潮在教育独立思潮的后期,被赋予了教育超越性品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的发展。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自由主义教育,解析自由主义教育,以史为镜,能更好地指引现代教育的自由发展。
2、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教育的内容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国民的思想控制,实施党化教育政策,这时期只有部分自由主义分子坚守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核心,对这种教育与党派政治、政权相结合的现状提出批评与修正。
2.1“自由主义”教育的内涵
自由主义教育是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核心,而20世纪30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在继承了西方传统自由主义,并吸收了苏联社会主义思想,主张维护个性的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主义,认为保障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但也需要立足于社会实际。
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以潘光旦、任鸿隽等为代表。任鸿隽主张教育应是“以发展人类的好奇心为基础的自由独立人格的培育”,并适当发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潘光旦秉持着教育是“自求”的过程理念,认为教师只需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给以适当的辅助,从而使学生个体能够教育自我,最终实现自我,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价值。潘光旦的以自我完善为目的、以自求自得为方法的自由教育,与任鸿隽的以启发智慧、提高判断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相似。
因此,20世纪30年代的自由主义教育是一种以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生活和社会需要相联系,并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发展学生个性和理性的教育活动。
2.2“自由主义”教育的目的
自由主义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主张坚持教育的理想性,认为教育即是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培养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者首先要学会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能够从多方面去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特征,其次不会因自身利益去驾驭其他人,尊重其他人的思想和意志,最后是拥有海纳百川的人格胸怀,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宽容地对待反对自己的人。而自由精神即培养学生不畏惧强权,不屈服专制,善于思考,善于创新,拒绝盲从,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怀抱“教育救国”信念的知识分子更不可能在此时把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和追求,而置整个民族国家存亡于不顾。另教育作为上层建筑,自然无法摆脱自身功利性的一面,而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更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纯追求独立的人格和绝对的自由。因此,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把个体自由和民族国家的自由放在了同等位置上,也就是说,在保持教育理想性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体,凭借个体不断的自求,来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2.3“自由主义”教育的自由限度
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一党专制的背景下,部分学者则从教育管理体制上来论述自由主义教育的自由限度,试图改变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由教育的管理决策者转变成教育的辅助者;弱化国家教育管理手段,由政策决策变为合理监督与奖励。
宽容的国家教育管理体制,一方面国家通过监督等途径对教育进行适当的管理,如检查学校学生的出勤情况、改善教学环境、提供教师职称与薪金以及学校的设施设备等。另一方面国家不能干涉教育内部事务,把握教育管理尺度,像学校教材的选择、教法、课程编制、学校生活等。
宽容的国家管理体制是针对当时南京国民政府一党专政的背景提出的,对改善党化教育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完全不让国家参与学校教科书的选择、课程标准的制定等涉及教育本质问题,会使得学生所学教材多样化、考试标准不一,从而引起学校入学不公平的问题。这说明对于自由主义教育的自由限度问题的解决需进一步思考。
3、以史为镜,“自由主义”教育对当今教育的指引
立足于当今的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正朝着繁荣、稳定和谐发展的轨道上迈进背景下,具有时代色彩的20世纪30年代的自由主义教育对当今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3.1紧随时代发展步伐,赋予自由主义时代内涵
20世纪30年代学者立足于时代背景对自由主义教育进行理解,以及对个体自由价值的坚守为当今教育在如何实现教育自由化上提供了范例。
首先,要坚守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尊重个体自由和思想宽容。这种自由是基于理性主义精神,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一种趋势,而创新创业的成功需要我们坚守个体思想自由和解放的底线,为创造者营造尊重差异、思想自由的氛围,让他们能大胆、自由地创造,同时这种创新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发挥还不能脱离实际,这样大学生才能用自己的创新才能为实际生活做出贡献。
其次,不断更新自由主义的内涵,使其具有时代色彩。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将自由上升到国家社会的高度,当下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目标便是明证。自由是最终价值目标,而民主、公正和法治都是实现自由的条件和保障。这里的自由是提倡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思想解放和自由权利,而它的实现是建立在不妨碍他人自由和损害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的前提下的,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但同时也要明辨是非,加强自律的精神。
3.2秉持合理教育目的,坚持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结合
在教育目的上,谢仲明先生所说,“教育必须了解到、感受到、直觉到其自身所处之现实,而同情之、照顾之、提携之;教育目的必须包含或考虑到政治、经济、化会、传统、个人、及环境等之需要而有所感应”。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专注于个性的自由和独立发展,同时还着眼于广大人民思想的解放和整个民族国家的解放。
因此,我们要承认教育目的的现实性一面, 满足个人需要促进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又必须坚守一份追求完美的教育理想,这便是教育目的的理想性一面。“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或者说,一切教育是为了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的使命就是不断地超越现实,向理想的彼岸靠近”,教育的终极追求便是个体自由和全面的发展。21世纪的今天,国家正努力朝着现代化的进程迈进,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既要把学生看做是具有能动生命力和独特个性的鲜活个体,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以培养社会个体人格完整、身心健康为核心。另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生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自主选择、判断,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特点。
3.3立足教育实践变化,正确把握教育自由的尺度
教育需要独立自由发展的空间,因为“教育从本质上属于一项精神领域的探究活动,思想理性活动的不受规约性造就了教育活动从内在品质上就具有的自主独立追求”,在教育过程中,理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但教育又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现实因素的制约,需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好教育自由的尺度,而不能放任自由降低教育质量。
30年代的自由主义教育,是追求自由和统制二者之间平衡的过程,一方面通过保持教育独立于政治,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以此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在主张教育独立思潮的践行中,蔡元培任大学院院长,试行大学区制,践行自己的教育独立理想,虽最终教育独立思潮未能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不过对现今我们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反思价值。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完美无缺,为此,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目的,不能盲目地要求所有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自主自觉能力,达到统一的教学标准,自身也要具备专业领域的深厚知识,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基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给予学生自由和适度之间的尺度,提供相应的教学指导,从而促进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姜朝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J].中国人民大学报,2003(5).
[3] 章益.教育与国家[J].教育杂志,1930(22).
[4] 谢仲明.儒学与现代世界[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
[5] 季爱民.教育的理想及价值追求[J].教育探索,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