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理论与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
观点的质疑和挑战,课程理论正是以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螺旋线上升姿态指导着学校课程不断地向前发展。由于课程理论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我们应采取辩证的观点,分析各个理论的优缺点,吸收各种课程理论中的精华部分,那孟用到实际的课程编制中去。份
基于此理念,笔者认为在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时应主要采用后现代课程论的理论观点,同时汲取其他三个现代课程理论中的优点,在课程编制上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课程编制理念以学生的经验发展为中心,强调通过新媒体艺术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审美欣赏能力以及创意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课程目标制定注重开放性与确定性的统一。换言之,课程的行为目标应是明确且易于操作的,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媒体艺术的知识概念和创作技能。但是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则可以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课题不断探究,实现对原有目标的超越,而一些诸如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创意等表现性目标也将随着作品不断完善而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这类课程目标的标准应该是开放的,不确定的。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螺旋式的课程内容,不断深化和拓展课程的基本知识,同时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将新媒体艺术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加以理解,注重艺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课程实施可采用发现式学习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经验的建构,同时提供更为广泛的师生之间互动与对话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程与教学活动。
课程评价应摈弃教师权威式评价方式,鼓励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等级评定、小组投票、电子档案袋等多元方式进行评价,从而检验课程的实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