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
摘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木文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对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并通过引入“大学一政府一企业”生态网模式的理论体系,辅之以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双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全面运用生态网模式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模式
1、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指通过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最终使被教育者拥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体系。①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更高,常被誉为“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②大学作为哺育社会英才的重要摇篮,双创教育首先应在大学广泛开展。本文认为,大学双创教育需重点强调以下两个方而:
一是大学双创教育的本质并非只是解决就业问题,另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成为创新型的综合人才。二是大学创业教育的范围不仅指在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还特指己毕业几年、志在创业的大学学子。
2、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而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从这一节点开始,创业教育被誉为“第三本教育护照”逐渐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20年来,各大学不断整合校内外的丰富资源,改进教育方向,积极推动双创教育健康发展。双创教育活动从原先局限于国内的二流、三流大学,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目标的狭隘的就业活动逐步转化为涵盖国内重点大学在内的,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综合培养的全而教育活动。当前我国各大学的双创教育活动势如破竹,己取得诸多成就,但其基础仍较薄弱,主要存在几大问题:
2.1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医乏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对双创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仅注重专业学科、就业教育,忽视双创教育,或者把二者剥离开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双创教育课程的设置大多以校内讲座、选修课等第二课堂模式进行,尚未正式纳入学校的必修课程;二是主要依托大学不同学科的师资条件开展双创教育,有的大学的创业教育甚至仅局限于就业指导部门;三是实践方而局限于创业大赛、商业模式大赛等形式,而只简单依赖这些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2.2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有待改善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国内十所普通大学的双创教育课程,发现国内大学大多借鉴国外重点大学的课程设计,课程涉及企业设立、投融资、营销、管理等诸多方而,重点包括“创业基础”、“创业机会识别”、“企业领导力”等课程。
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双创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处于零散状态、数量有限。不同学科之间的创业课程缺乏渗透,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大学数量很少,即使有开设相关课程,课程的数量也屈指可数。调查还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计缺乏创业教育方而的统一教材,无法适应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创业教育的课程并未体现梯度式设计,尚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高低年级学生创业的知识需要。
2.3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有待加强
十余年来,我国大学师资力量虽己有明显改善,但当前师资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仍是制约大学双创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大学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大多是从事经济、管理教学工作或者是负责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就业办教师,这些教师从未有过创业的实践经历,又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在教授课程时难以系统性地向学生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此外,师资的范围也比较窄。部分大学会邀请风投、企业高管、杰出校友等成功人士以召开讲座等形式来校与学生互动,普及创业知识。但仍有许多大学并未邀请企业家指导学生项目,或大学所邀请的企业家们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甚明显。
2.4创新创业教育评估模式需要改进
双创教育评估是双创教育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大多数大学尚未建立起独立的创业教育评估体系。目前,我国大学关于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存在两方而的问题:一是对于学生而言,大学还是以企业是否成功创办或企业是否盈利为评判标准;二是对于教师而言,大学和政府没有区分创业教师与传统教师的评价机制,相同的评价机制使得创业教师不能集中注意力于创业的实践研究,反而耗费大量的精力于学校内部的传统评价机制,例如课题研究、教学项目、绩效考核等等,不利于建设复合化的教师队伍。
2.5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建设不健全
创业教育的全方位发展是不可能一跋而就的,,L1受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干扰。首先,政府与大学对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表现为针对己毕业学生创业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够,同时也缺乏针对在校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其次,创业资金短缺。大学、政府等机构设立的创业基金非常有限,解决不了学生创业的资金需求;最后,创业园设施不健全。创业园的场地、运营模式、管理制度等方而发展受限,制约了学生创业实践和项目成果的成功转化。
3、“大学一政府一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模式
3.1生态网模式的概念界定
“大学一政府一企业”生态网是指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之中的任一类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信息、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的充分流动以及举办研讨会、商务洽谈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其余两类组织及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体共同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
3.2清华深圳研究生院i-Space创业平台的生态网模式发展现状
清华深圳研究生院承继了深圳开拓创新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时代精神,与南山区政府合作创建i-Space创新创业平台,其在生态网模式方而的发展卓有成效。
大学方而,i-Space依托清华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顶尖的科研优势,全而整合校内外资源,协同创新。具体体现在,深研院率先运用“大学一政府一企业”的生态网模式,引进先进的办学条件、聘用各界优秀的师资力量、出台较为完善的创业规章制度,致力于全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在深圳打造综合性的资源共享与创新创业平台。
政府方而,i- Space自承建以来,获得深圳市政府、南山区政府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而的大力支持。政策方而,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己毕业大学生进行创业。对在市政府认定的孵化器中创业的大学生前三年予以房屋租金补贴,同时实施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行政人事等政策,惠及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资金、场地方而,政府为i- Space提供了南山智园的办公地点;并且还将对i- Space的产业园区建设、产品孵化等给予大力财政补贴。
企业方而,i- Space创新创业平台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推动。首先,丰富的企业校友资源是开展双创教育的坚实支撑与保障。清华深研院培训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功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组织企业家积极参与学院的科技成果与学生的创业成果转化,不断促进学校与企业、政府间的交流合作;其次,企业也尽力为学生提供风险投资、咨询、项目辅导等服务支持活动,与学生共同促进创业项目落地。
综上可见,清华深圳研究生院依托深圳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运用生态网模式,推动双创教育发展方而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己取得诸多成就。虽仍有少许不尽完善之处,但深研院双创教育事业的日益蓬勃发展,足以证明其搭建的“大学一政府一企业”的生态网模式是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有效模式。
4、生态网模式如何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大学双创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以及对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发展生态网模式解决双创教育问题具体实践经验的研讨,认为可以从中借鉴优势,突破瓶颈,在全国范围内运用“大学一政府一企业”的生态网模式,解决双创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4.1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全而的创新合作模式要求必须充分利用潜在的教育资源。首先,双创教育的基础课程须纳入大学的必修课。如清华大学深研院开创的创业英才班、创业特训营等教学模式,己全而纳入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度。其次,将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相结合,而向所有学科领域形成培训的辐射模式。创业英才班、特训营特意聘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人才对学生授课,传授实践经验。最后,联合构建“大学一政府一企业”的生态网模式,形成产学研合作联盟。清华大学深研院联合深圳市政府先后共同构建了i- space创业协同平台、清华一伯克利深圳学院,为双创教育成功开启了生态网的综合运营模式。
4.2开发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生态网模式要求双创教育课程的开发需根据学生的需求融合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首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对学生的创业理论与实践进行引导、教育和培训。理论层而的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创业现状、政策、人员必备的心理素质、未来或遇到的一些困难等。另一类是专业课程,大学己开设众多类型的专业课,毋庸置疑做的比较好。实践层而,开设涵盖如何构思、成立、融资、企业管理等方而的经管类课程。清华大学深研院的创业英才班不断开拓创新,开设的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高新技术产品营销导论、企业项目创办与项目管理等课程极具实践性,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创业活动。
其次,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互相融合,开发权威统一的双创教育教材。大学要有针对性地将理论融入实践当中,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各类型创业活动。清华大学深研院在课外活动方而独具一格,曾独立组织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管鹏计划学生创业大赛等比赛活动,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最后,梯级性开设不同教育阶段的双创教育课程,在专业能力方而各有侧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深研院等高校为该校研究生量身定制了众多适合创业的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创业。
4.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解决双创教育问题的关键。首先,各专业教师要做到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方而的理论、案例研究和行业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其次,引入拥有创业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创业导师为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创业英才班、特训营在此方而独树一帜,不时聘请社会知名的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才、杰出校友等来校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己成功孵化多项优秀的创业项目。最后,在上述基础工作之上,各大学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实操培训与交流活动,检查教师所开设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融合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4.4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估标准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生态网模式保障双创教育健康运行的屏障。根据双创教育存在的系列问题,大学、政府应合作制定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规则。对学生而言,应尽量开启侧重于评估学生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评价机制,考察学生在创业机会选择、产品营销、企业管理等方而是否有实质性提高;对教师而言,应有区别地制定传统教师与创业教师的评价规则,驱使创业教师全神贯注于双创教育的教学工作之中。
4.5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建设
支撑体系是生态网模式解决双创教育问题的高效助手。首先,创建良好的创业氛围。清华大学在深努力营造具有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先后开启了研究院、研究生院、伯克利深圳学院等校企创新合作的共赢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其次,拓展大学的经费渠道。生态网模式中企业、政府恰好能弥补大学经费不足的缺口,教师也可凭借自身的教育资源设立自己的创业基金。如企业协助清华深研院的教师设立创业种子基金,科学转化研发成果,实现技术商品化。最后,加强研究与交流工作。当前应鼓励集聚经济、管理、法律、心理等专业的跨学科视角下的双创教育研究;组织各大学教师、专家形成创新创业联盟,不定期进行交流、探讨,推进双创教育发展。
概而言之,实践经验证明,生态网模式的确有助于解决双创教育的问题,但仍有不足之处,还函需各大学开拓创新,联合政府、企业,继续推进双创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