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2)
3.2、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成效
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为现代社会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十五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高校培养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1.加强系统筹划,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全民、面向全球、面向终身,引导高等教育观念转型、内容与方法革新。创新创业教育既要融入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培养所有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与能力,也要促进特殊群体的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发挥其创造力与社会贡献。高校必须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厘清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整体、互补、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行动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需求。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与政策支持,到2030年,形成理念先进、梯度有序、制度完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打造创业型人才培养高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及能力,促进社会创新创业风尚,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辈出的新局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力居世界前列。
2.集聚优势资源,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根据我国行业与产业战略布局,瞄准高新科技发展趋向,实施“创业中国计划”“创业型大学建设工程”等优先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整体谋划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各级各类高校要在分析自身专业优势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纳入学校核心使命,制定并实施定位准确、目标合理、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标准、机制、课程、方法、实践、师资、服务、保障等各个领域改革。
形成可持续、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要主动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枢纽,带动基础教育,衍射继续教育;建设多样化创新创业学院,探索多样化创业人才培养途径;实施商业创业、社会创业、岗位创业等多类型创业教育项目;提供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网络课程、实战课程、国际课程等课程群;探索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形成学生乐学、善学的创新创业学习环境。
发挥知识创业的引领性作用。创业教育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相融合,强化基于知识创新的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拓展探索型创业。优化产权归属与技术转化的利益分配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业团队应用与推广创新成果。
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鼓励高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机构、国内专业学会、企业等机构紧密合作,开展师资教育与培训,培养大批国家级创业教育名师和导师,促进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茁壮成长。
3.优化创业环境,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系统、全过程,形成强大的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矩阵,彼此互补、互哺,打造息息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综合资源,采取非均衡发展策略,打造若干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创新创业教育自由区,一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区,更多具有区域或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区。
实施“创业教育伙伴计划”,加大创业扶持。构建创业教育协作网络,推动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开展创业教育跨界、跨校、跨域合作;打造创业融资流,促进政府扶持基金与社会风险投资基金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打通创业壁垒,提供创业专业化服务;加强创业宣传,为创业营造激励氛围。建立资源汇集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形成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媒介的溢出效应及以资金、经验、机会为主要媒介的反哺效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推进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意识与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变革,以全球化创新创业人才为支撑,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全球商业价值链重组。积极介入全球商业模式,争取海外创业风险投资,融入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潮流。实施“创业教育国际联合培养计划”,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协作。组织国际创新创业特训营、国际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全球创业动态和创业机会,培养学生全球创业思维与行动能力。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强化实践实习。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客空间和创业实验室,鼓励大学生从创业实践中学习、在创业体验中学习;高校与产业共同设计和组织创业实习项目,增长学生创业实践历练。鼓励校友支持高校创业教育,向校友企业提供创业型人才、创业网络和创新技术,形成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链。
建立第三方“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中心”,实施评估监测。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开展评估与监测,推广高校最佳创业实践经验,形成高效创业教育支持机制,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3.3、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提升全球竞争力为重点,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基础研究中是主力军,是前沿科学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在应用研究中是重要方面军,是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及实力的重要战略要素。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高校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质量;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1.鼓励自由探索,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加对高校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比重,鼓励高校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现代科技交叉集成领域,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积极开展前沿性、基础性、跨学科研究,鼓励和支持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和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校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持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宣传。深度挖掘中国优秀文化与传统,结合中国现代化实践,推进文化理论创新。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抓手,加强研究团队建设、鼓励文理交叉集成、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建设一批达到世界水平,享有国际声誉的学术高地和咨询智库。充分利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向世界,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中国学派。
2.强化优势集成,提升对国家战略的科研支撑能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建设一批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平台或创新基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创新,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集团攻关能力,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产业核心共性问题,以更加开放的机制引导和支持高校与各方面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各类高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引导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优质资源充分共享,推动高校服务方式转变,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3.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创新驱动需要的科研服务能力。鼓励高校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支撑和引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构建高效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高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与职务奖酬实施办法,加大对科技成果完成人的奖励和激励力度,开通高校采用科技成果绩效奖励、收益分成、投资入股、增值权激励等通道。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激励政策,鼓励有市场价值专利的形成和产生,从而促进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4.完善评价机制,提升高校学术研究成果质量。建立分类评价机制,重点评价基础研究成果的理论独创性和学术前沿性,应用开发类成果的技术突破性和行业贡献度,成果转化类成果的科技附加值和市场满意度,政策咨询类研究成果的决策支撑性和社会影响力。建立以创新质量和社会贡献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考核评估体系,改变过度指标化的传统学术评价方式,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原创水平、学术品味、同行认可度和业界影响力,大力提升高校各类成果的学术价值、科技贡献和社会效益。建立科研评价容错机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敢于突破传统科研方法、勇于挑战世界级难题。
5.改革管理体制,营造支持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完善科研投入机制。加大对高校科研活动的投入力度,改革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完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模式,使投入更加符合高校科研活动的规律与特征。建立科研全成本核算机制,理顺科研投资主体、研究主体和科研成果使用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各种科技资源的有序流动,为经济增长提供更高的
科技贡献率。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方式,进一步取消或简化针对科研的审查、管理、验收等行政程序,鼓励高校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和学术研究需要采用个体研究、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科研大团队、跨学科交叉研究、跨单位协同研究、跨行业联合攻关、跨国合作研究等灵活多样的科研模式,不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3.4、创新高校人事管理与评价制度,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这一队伍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及育人能力。
1.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21世纪的前15年,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实现大众化,高校教师队伍数量规模同步大幅增长,专任教师总量增加100多万人。今后15年,即使保持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的新常态,以全国高校生师比均值保持在16:1以内计算,2030年高校专任教师总量也将达到250万人以上,即未来15年继续增加100万人。
走向2030的高等教育,除教师数量持续增加外,还要求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配置更加合理、能力更加提高、制度更加完善、教师来源更加多元,学科专业结构更加适配,学缘结构显著改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形成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梯队。
当前,我国高校真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师”级人才较少,能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的拔尖创新人才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函待提高,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都难以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为此,要把发现、引进、培养、使用优秀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造就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批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教学科研团队。要整合优化各种人才项目,完善遴选标准与程序,资助具有学术能力与潜质的人才。要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深化职员聘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不断提高职员队伍建设水平。
实施战略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师计划,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学术大师。努力使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既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学术大师、学科领军人才和教育家,也有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还有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
到2030年,若干所大学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校教师基本具有博士学位,高水平大学教师基本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高校的外籍教师比例大幅度提升。应用技术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来自业界的实践型、技能型教师比例大规模增加。
2.强化系统培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及能力。现代化的高校教师队伍,必须具有崇尚科学、引领创新的职业精神;学术领先、服务社会的职业素养;力行示范、科学育人的职业能力。高校教师必须善于将学术前沿与现实需要联结起来,指导学生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学习与成长、探索与发现。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将教师发展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以强化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为重点,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研究、奖励激励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建立制度、完善标准,切实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学术素养的培养培训。特别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引导教师认识国情、世情和社情,结合专业参与实际工作,积累工作和工程技术等实践经验;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认识、理解和遵从教育规律,营造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有利于人尽其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
抓好高校“教学促进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形成优良教学文化。要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教学评价和改进、职业生涯规划等,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抓好制度建设,切实提高高校教职人员待遇及职业荣誉。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建立开放、多元的教师选聘机制,探索国际通行的“准聘一长聘”制度,建立教师联聘机制;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完善教师业务进修制度,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维护和保障教师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制止无序流动和恶性竞争。
建立教职人员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制度。宏观上,不同类型高校要确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师分类与管理评价制度,建立适合自身需求的教师准入制度与聘任制度。院校层面,按照教学科研岗、教学岗和科研岗等岗位设置,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行不同的评价模式,重视质量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功能,完善教职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推进职员队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职员数量,稳定职员队伍。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深化职员聘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不断提高职员队伍建设水平。改变高校与政府行政级别对应的干部管理模式,弱化职员职级与行政级别的一一对应关系,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专业化职员队伍。坚持和完善职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措施,强化岗位服务质量和作水平在考核评价中的应用。合理配置学校部门和院系的职员队伍,逐步扩大学院职员队伍所占比重。
坚持人才强教,人才强校原则,建立更具激励、更加高效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取消高校编制、职称比例及人员经费总额等限制;完善教师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和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规划薪酬体系,探索规范化的收入分配模式和待遇合理增长机制,建立科学而富有竞争力的薪资收入标准和福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