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坐落于东西文化交汇处的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环境,她以香港大学(下文简称“港大”)为平台,分享港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和英语教学语言等优势。学院立足香港,同时也是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教育学枢纽。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港大建校之初。

 坐落于东西文化交汇处的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杨锐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环境,她以香港大学(下文简称“港大”)为平台,分享港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和英语教学语言等优势。学院立足香港,同时也是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教育学枢纽。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港大建校之初。

1916年港大文学院设立教育系以培养师资。其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1941年以前的早期阶段、1944-1951年间‘旧占”时期的停滞阶段和1952-1975年间的复兴阶段。1976年,教育系从文学院分离出来独立建制,其学科发展遂进入现代阶段,并于1984年正式成立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至20世纪90年代末,香港大学教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环境,她以香港大学(下文简称“港大”)为平台,分享港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和英语教学语言等优势。学院立足香港,同时也是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教育学枢纽。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港大建校之初。

1916年港大文学院设立教育系以培养师资。其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1941年以前的早期阶段、1944-1951年间‘旧占”时期的停滞阶段和1952-1975年间的复兴阶段。1976年,教育系从文学院分离出来独立建制,其学科发展遂进入现代阶段,并于1984年正式成立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至20世纪90年代末,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雄厚教学及研究力量、规模齐全、享有国际盛誉的教师培养和教育研究的重镇。

目前,港大教育学院设有:(1)中国语言及文学部;(2)英文教育部;(3)资讯及科技教育部;(4)学习、发展及多元教育部;(5)科学、数学及电脑教育部;(6)政策、行政及社会科学教育部;(7)言语及听觉科学部。学院开办本科生[包括:文学士及教育学士(语文教育)之中文教育;文学士及教育学士(语文教育)之英文教育;教育学士及理学、教育学士及社会科学学士、理学士(言语及听觉科学)和理学士(运动及健康)]、研究生(硕士及博士)及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内容涵盖教育研究的所有主要领域。服务对象为职前及在职教师,部分课程则为学校行政人员及研究生而开设。其中言语及听觉科学学士及硕士课程是全国唯一的,也是亚洲少有的。

截至2012年底,港大教育学院设有8个研究中心,拥有逾百位专业学术人员,包括5位讲座教授、8位教授、36位副教授、21位助理教授、4位特任导师、3位临床医师、22位教学顾问、1位研究助理教授及13位博士后研究员。他们来自包括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意大利、葡萄牙、新西兰、韩国、南非、英国及美国等地,在学术及专业方面成就卓著,并积极参与全球性研究计划,尤其着力于亚太地区及国内的研究。其中不少更是海外学术组织的领袖,研究成果蜚声国际。

港大教育学院致力于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处于卓越领导地位,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形成重大影响,并通过教育及培养具有服务精神和优异素质的毕业生为公共政策及社区生活作出贡献。香港大学教育学院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排在世界第六位,紧随伦敦大学学院、哈佛、斯坦福、剑桥和牛津之后。学院毕业生在香港及海外广受欢迎,其中许多人在香港教育界担任要职。学院的多位教授亦在香港教育政策委员会担当重要的角色。

港大教育学院以香港为基点,坐落于中西文化交汇之处。国际化是港大教育学院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取得今日成就的主要途径。学院与海外著名大学及学术组织作定期交流,亦与当地及海外的中学建立伙伴关系,提供专业支持服务。学院的许多学生来自海外和中国内地。为了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外活动,学院提供许多机会让学生参与海外交流计划。例如,学院的文学士及教育学士(语文教育)及全日制学位教师教育文凭主修英文或中文的学生都必须分别完成在海外或内地所举行的语文沉浸课程。在教学中,各科教师都注重课程的国际化,充分利用学生的国际经历,让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讨论,增进认识与理解。

国际化在科研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港大教育学院日常的工作评审所参照的都是本专业国际上最先进的院系。学院每五年被评审一次,由香港大学邀请国际上最知名的教育学院负责人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学院自己每年为下一年度的计划及其实施途径举办一次全院讨论会,先由院领导班子组织计划,再由全院学术人员分组讨论,历时一天。

2008-2009年度学院年度计划讨论会报告为例,就科研进展及策略而言,其部分表述为:“对于我们上年度选中作为我院参照标准的四所教育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墨尔本大学,以及作为言语及听觉科学部参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昆士兰大学,我们都已与之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就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的策略取得明显的进展。”

又如,其2010-2011年度计划讨论会报告指出:“我们已与包括昆士兰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在内的国际上最优秀的教育学院/系建立了共识。……就可使用的科研经费而言,根据多伦多大学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2008年的可靠数据及其分析,我院可以与国际上最优秀的院/系相比肩,包括布里斯托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

之所以能做到此,是因为港大教育学院的学术人员,无论是来自于本地,还是海外,大都拥有世界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们可以较为自如地使用英语开展科研和发表论著。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国际学术圈中的活跃分子,是其专业内主要学术刊物的主编或编委。对于多数成员来讲,为主要专业刊物及国际出版社审稿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少人经常受邀为国际组织提供学术咨询服务。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真正力量何在?在我看来,就是蕴藏于其每位学术人员之中的文化多元性。具体而言,不管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学术人员,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东西方文化有所了解,从而在学术行为上甚至文化上区别于其仍然滞留于那一社会的同胞。举例来讲,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港大教育学院的学者,已经与其留在内地生活工作的同事在学术取向及具体学术工作的开展方面有了明显的不同。同样地,一位来自英格兰的港大教育学院的学者,也与其留在英格兰的同事有了很大的差异。由于跨文化的经历和训练,他们或多或少都建立了对不同于其自身背景的东方或西方文化的了解及尊重。这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资源,可以起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用。

从另一更高角度来审视港大教育学院的成就及发展,可以说,学院今天的声誉主要是因为其学习西方学得像的缘故。的确,港大教育学院可能是非西方世界中西化程度最高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香港大学得以产生,并以促进这一进程为其使命,从而铸就了其辉煌。然而,学别人学得像并不能保障其持续的辉煌。在国际形势发生巨变的今天,在西学东渐仍在继续的同时,东学西渐已逐渐成势。港大教育学院需要对其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策略加以反思,重新定位,利用好其独特的多元文化,以确保其在东学西渐的历史进程中再次成就自己。然而,港大及其教育学院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仍极其有限,不少人仍将自己的活动限制在其安逸舒适的范围之内,看不到或不愿见新的事态。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周边东亚顶尖大学迅速崛起的今天,若港大及其教育学院不能很快行动起来,就将失去亚洲崛起所提供的机遇,从而不保其国际学术地位。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