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60年代从英美等国发源而来的概念,意在通过学校的实践纠正现行课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校本课程开发随着课程开发和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在现有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从概念界定和流程分析两方面初步探析了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原则和方法。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李洪涛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60年代从英美等国发源而来的概念,意在通过学校的实践纠正现行课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校本课程开发随着课程开发和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在现有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从概念界定和流程分析两方面初步探析了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流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60年代从英美等国发源而来的概念,意在通过学校的实践纠正现行课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本世纪初,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素质教育作为必然的方向与趋势需要寻找合适的途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随着课程开发和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并开始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在现有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从概念界定和流程分析两方面初步探析了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原则和方法,供参考。

1、概念的界定

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为实现某个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为在校学生制定的学科内容以及进程安排。从广义上看,课程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专指某一门学科。

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学校自编的课程。它是某一类学校、某一级学校中的全体教师或部分教师根据本校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的包含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实施过程和实施评价的课程。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规范下,以学校教育为本位、以学校资源为依托、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提升本校数学课程的适应性与延展性为依据,以提高学校数学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的系列活动。

2、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流程

2.1前期选拔,因需制案

校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即根据学生的现状因地制宜地编纂教材,真正满足教学和教研的需求。因为每一所学校设定数学校本课程的目标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内容的编排上并没有固定的程序。首先,成立课程编纂小组,一是为后期的开发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方便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增进师生对校本课程的了解。基于这两个目标,小组成员的研学能力会被当作重要的选拔指标,入选后的成员也要接受岗前培训。其次,针对学生、家长、社区编制需求评估问卷,切实了解各方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真实的需求,尤其是学生的一些特别需要,应该在调研问卷中单独列明。这里所指的特别需要是学生在数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未能解决的合理需要。如四色猜想、欧拉定理等数学内容都是在数学教材之外,对数学知识的一种趣味化的补充,能够平衡数学课本中枯燥的内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可以作为特别需要编入校本课程中。再有,对学校的优势、劣势等现有的资源与限制进行调研。如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中的数学思想、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可供活动的场地、能够支配的资金等,这些也都是开发数学校本课程的基础。

2.2师资培训,合作共赢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因此教师的学研能力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的质量。所有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师,无论学历层次和教龄长短,必须进行统一培训。培训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数学理论。这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很多数学理论都处于不断丰富的动态中,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信息观与数学学习的客观事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培训体系。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专业技能,更离不开钻研的精神与高度的责任意识。一般来说,本校教师只负责开发本校的课程,但是在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本人,培训的周期都会变长。因此,采用划片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是当下更多中学的选择。三至五所学校就近合作,一方面可以收集到较多的教学实践经验,一方面教师之间的研讨机会明显增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使教师个人的课程开发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3设计评价,优化方案

新课程的评价观认为,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到评价的视野中,在确定多样化的评价目标之后,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传统的“扣分”“排队”就不能再称其为评价,只能被看作是对学生一个学习阶段的判定。校本课程需要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问题的解决程度、个人纵向的发展进行评价,把评价当作是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使数学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闭路环”。为此,在设计校本课程的评价环节时,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课程开发的实施者进行评价。例如,开发过程中选取了多少调研对象?调研结果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采用了何种方式?实际使用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所有评价内容各占多大的比重?综合完成的就是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最终评价。第二,学生使用校本课程的评价。数学课程主要采用评分制,这个分数的给定包括了学生完成的课时数、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习最终达到的效果。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给定学生的分数是固定的,但是分数得来的过程是延展和动态的。一个分数的背后包含着的是对情感态度技能的综合评价。第三,针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作为三个内容中的“灵魂人物”,它是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完善的最核心动力,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会首先对数学校本课程的目标与学校整体的教育观是否相符做出检验,然后针对内容去检验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的认知,之后用调整课程主动适应学生的方式,完成校本课程与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对接。

2.4收集资料,设计编撰

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永远是检验课程成功与否的第一标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资料收集的渠道要尽可能广泛,地市一级的图书馆、档案室、教研室、互联网等都是获取资料的重要渠道。所有的资料要确保科学性和前沿性,无论是国内的资料还是国外的资料都要经得起推敲。校际间的协作助力也不可小视,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是取长补短、有无交流的过程。

在资料收集完成之后,可以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整合,把校本课程分为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三部分内容。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注重的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丰富性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设计,可以通过与数学相关联的学科的整合,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知识,也可以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把几何学习融合到俄罗斯方块、七巧板游戏中;24点、幻方等设计数学计算类的课程;用大侦探开发逻辑推理内容。总之,就是对各种可用的因素做好筛选,进行整合,输出给学生,激活他们数学学习的活力和动力。发展性课程聚焦的是学生的全知全能,因此难度系数是比较大的。它主要培养的是学习创新能力,和当下提倡的“核心素养”初衷是一致的。这就需要学校为校本课程设计一些辅助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比较常见的有名师讲坛、数学集训营;比较新颖的方式,是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围绕数学课程蕴含的文化,撰著部分校本课程内容,给予学生全面深入认识数学的机会,从激发学习精神入手,提升校本课程的使用质量。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基于现实需求的教学教研途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质量,是数学课程走向体系化的重要补充。为此,课程的开发主体一定要在物质、理念、方法等各方面给予整个开发过程以保障,关注动态情境下的调整优化,形成理论坚实、切入实践的特色课程,最终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洁.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曹秀娟.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龙成萍.中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困境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