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山区教育的“爱心使者”记惶中县身患重病退休教师汪昌祥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凛冽的寒风刮过青海高原,空气里透着阵阵逼人的寒气。距离西宁市40公里开外的涅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更是冬笼四野,冷气袭骨—这里是退休教师汪昌祥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山区教育的“爱心使者”记惶中县身患重病退休教师汪昌祥

凛冽的寒风刮过青海高原,空气里透着阵阵逼人的寒气。距离西宁市40公里开外的涅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更是冬笼四野,冷气袭骨—这里是退休教师汪昌祥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汪昌祥是个名人。从事教育工作40年,曾获得过多重表彰奖励,用“荣誉等身”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他从来不居功自傲。他也是个能人。40年如一日俯身教育,靠自己两条腿为贫困山区的教育工作四处找资源、拉赞助,帮助了一所又一所学校和一批又一批学生。但他更是个病人。身患胃癌26年,与病魔抗争了26年,如今左耳聋背,白细胞指数偏低,更有丙肝、胆囊炎、贫血、椎基底供血不足等多病缠身。尽管这样,汪昌祥为教育事业的公心却始终不改本色:在他看来,为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燃烧自己,那才是最踏实、最舒心、最值得的日子,所以他更愿意承认自己是个“教育人”。无怨无悔的坚守

回忆起40年的风风雨雨,汪昌祥似乎在讲一段又一段的故事。1974年,初中毕业的他以一个“文化人”的身份在家乡涅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担任起民办教师。

尼麻隆村四面环山,偏僻闭塞,是个纯粹的“脑山村”。简陋的学校里只有两名老师、几个孩子,汪昌祥与同事李国孝便成了这里的全科教师。昏暗狭小的教室里没有什么可用的教具,汪昌祥就把学生带到山坡上、河滩里,用石子、土豆、甚至羊群作为教具,让孩子们现场观察,亲身实践;孩子们上课没有桌椅,他就帮着用砖块石头泥巴砌出一个个台子当桌椅;厕所破烂不堪,他就亲自和泥维修,没想到突然倒塌过来的一截矮墙竟把他给砸晕过去,造成左耳失聪……尽管这样,汪昌祥一踏上讲台,却再也没想过要离开,特别是1987年他转正入编后,心中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更甚一层—因为他知道,山里的孩子需要走出大山,而知识就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

汪昌祥爱操心、爱出力、爱想点子,既是同事又是“饭搭子”的李国孝便自觉地当起了俩人的“后勤部长”。他说:“汪老师的心全放在学校的事情上,对家里的事很少管,平时俩人的吃饭,我就多承担一点。说真的,他对教育的那份执着,一般人是比不上的。”

40年的风霜洗礼,汪昌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每每看着孩子们从简陋的校门走出去,走向更高更远的学校时,他总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而令他最喜闻乐道的是,他所在的600多人口的小山村,由于他的坚守与执着,先后竟走出了70多名大学生。坚毅顽强的抗争

1991年,是汪昌祥生命中最悲惨的一年。那年,他因身体不舒服到医院做个检查,没想到一查竟查出胃癌晚期,这一晴天霹雳把37岁的汪昌祥击了个晕头转向。为了治疗胃癌,他不得己做了胃切除四分之三的手术。祸不单行。秋收打碾季节,妻子让一辆失控的手扶拖拉机意外撞伤,造成小腿骨折,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夫妻二人双双入院,高昂的化疗、治疗费用,三个孩子的上学、生活费用,让原本就紧紧巴巴的日子一下子陷入困顿。

涅中县教育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发动全县教职工和学生向汪昌祥献爱心捐款。当县教育局领导把1700元大小不等的毛票放到汪昌祥手上时,他对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这份关爱感动不己。看着这沓带着期望和祝愿的钱款,汪昌祥再一次在心里发誓:病好之后一定要回报社会,用更大的爱心回报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

坚强的信念,给了他与磨难顽强抗争的勇气。胃切除手术过后的五年间,他每年都要进行几次化疗,每次化疗之后体重减轻、头发脱落、白细胞减少,各种并发症纷至沓来。为了尽量减少医疗费用,他从报纸、广播和亲友处随时收集治癌信息,购买了无数种药物。与病魔抗争的26年里,他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决心争取命运,与时间赛跑。

除了胃癌外,近几年,年龄渐增的汪昌祥每天还忍受着丙肝、胆囊炎、贫血、椎基底供血不足等多种疾病的折磨。可是,山乡的角角落落,学生的家里家外,依然能看到汪昌祥坚毅的身影。“他的生命力太强大了。”同事们这样说。大爱无疆的奉献

虽然汪昌祥的工资不高,但每次看到有的孩子因为家贫买不起学习用具时,他总要掏出腰包帮其购买。可是山里贫困人口多,全靠汪昌祥一人资助并不现实。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从社会各界寻求帮扶的办法。

敢想、果行,是汪昌祥一贯的性格。多年间,他凭着对教育工作的赤诚,凭着执着不弃的倔强,凭着战胜病魔的意志,不仅联系到西宁市区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与尼麻隆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而且从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省慈善总会、外地各类慈善机构等处募得一笔笔善款,使一所又一所山区学校、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了新的希望。

2015年底,年届60岁的汪昌祥退休回家。没在家里待几天,他又担任起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志愿者。每天拿着公文包,装上各种登记本和一些必备的药品,出乡入户,调查收集贫困学生的资料信息。

为了更好地帮助汪昌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2016年在省总工会支持下,“汪昌祥爱心志愿工作室”在涅中县多巴镇夏都小区成立。从此,汪昌祥为爱奔走、为教育搭桥的脚步更加有劲,更加勤力。正如多巴镇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权所言:“汪老师退而不休,热心公益,身边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一个人了。”

大爱无疆,义薄云天。几年来,经汪昌祥牵线搭桥,为涅中县贫困学校和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募捐的爱心款物折合人民币近200万元,450余名学生从中受益。熠熠生辉的人生

40多年来,汪昌祥用真诚的付出换来了充实的人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有关部门的嘉奖,铸造了熠熠生辉的生命丰碑。1983年,他被评为涅中县“先进教育工作者”1997年,他被评为青海省“优秀辅导员”;2007年被评为西宁市“优秀乡村教师”2008年被评为涅中县“劳动模范”、青海省“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西宁市“劳动模范”、教育部与人社部“全国模范教师”2015年被授予首届“全国启功教师奖”,获得50万元奖金并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2017年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然而,面对诸多荣誉,汪昌祥只是诚恳地说:“我只愿做一个山区教育的播种人,让更多山里的孩子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