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中小学美术教材改革浅议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教材编写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某一方面可以作为衡量基础教育水准的依据。美术教材作为体现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中小学美术教材改革浅议

余莉婷马德贵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教材编写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某一方面可以作为衡量基础教育水准的依据。美术教材作为体现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材改革

国家对教材的改革体现出对教育的关注,因不同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同,需要对教材的改革全方位考虑,达到实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教材编写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某一方面可以作为衡量基础教育水准的依据。美术教材作为体现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全国有11套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编写上以美育和素质教育为主要方向。本文就美术教材改革提出一些个人看法,谈谈其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1、教材建设“新”之要

所谓“新”,是指内容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美术理论界不断推出新的见解和理论阐述,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使科学成果的物化过程大大缩短,知识更新速度随之加快。教材内容只有不断掌握新信息、补充新知识、变革创新才能应对时代发展。

美术教育是为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服务的,随着新一轮的美术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新的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诉求,摈弃了传统教科书中存在的弊端,让学生更多接触生活和自然,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拥有了更多对美的创造能力。教材建设势必要符合以上需求才可体现价值作用,与时俱进、贴近教学实际,保持“新颖”、富有创新,应当是教材改革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2、教材内容“精”之要

教材内容的设置应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精练地阐述美术基本原理、发展趋势以及内容。但这不表明就是一味地缩减教学信息,而是有的放矢地提取精华,让教材覆盖更多有用信息,能被教师和学生多次揣摩、体会。具体授课时,为保证信息量最大化和可利用性,每个单元的教学知识点应当均衡分布,保持连贯性。

3、教材编写“实”之要

美术教育正规化的关键或者说其成败关键,在于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为此,美术教材编写要注意生活与教学的紧密结合,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美术知识与表现技法,带着问题进行美术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学中有思、思中作乐的理想境界。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引领学生自主观察、体验生活,激励学生积极融入自然、融入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创造灵感。将感受灵活地融入美术学习和创作中,提升专业技能与素养。

4、教材形式“独”之要

对地方独有的特色艺术风格和表现技能的学习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本土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教材形式的设定要在兼具普遍性的同时,凸显地域特色。借助教材传播不同类型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多元眼光,显现教材的包容气度,同时保持触类旁通启发性特征,增强教材艺术魅力。

5、教材跨专业之需

教材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是其价值展示之需,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之本。教材涉及的内容应尽量深入、全面,勇于突破学科专业限制,进行跨专业知识融合。拓宽知识层次和视野,培养学生全面性知识储备的能力。多加入些现代时尚理念和艺术形式,使教材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增添亲和力,体现出层次,避免落入俗套。

教材是帮助学生促进认知发展的,不能仅仅把它当作是用来承载知识的器皿。应将其看作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教师运用教材应注意做好观念革新,把握尺度,了解其特点,因材施教。

美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化,美术教育从过去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为全面重视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艺术教育。美术教材作为实现美术教学新目标的重要桥梁,应该为美术教学提供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向,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洋.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现状[f].中国校外教育,2012 (25) :93.

[2]管慧勇.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设计教学内容研究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徐开学.浅论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改革[J].考试周刊,20132 g:19.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