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祖国的花朵阳光快乐地绽放—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案例
李英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讲述了教师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付出的辛勤汗水和积极努力,揭示了爱是教育的源泉。提示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关爱的时候。要让师爱如涓涓溪流浸润学生的心田,让祖国的花朵阳光快乐地绽放。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奉献师爱;耐心细心
“我是一个多余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多余的孩子,现在上学了,我还是一个多余的孩子。”作为校长,当我听见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对我说出这样的话时,我的心不禁一颤。于是,我把孩子领到办公室仔细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多余的孩子?”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便带着哭腔说:“我叫徐仁海,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是一个多余的孩子,现在我上学了还是一个多余的孩子。同学们不喜欢我,老师也不喜欢我。”我开始关注这个学生的情况,向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了解情况并进行跟踪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经常在上课时乱窜,早操更是不在队列,满操场乱跑,而且性格比较孤僻,难与同学友好相处,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动起手来也是常事。
随后我家访了孩子的父母。徐仁海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且不合群,常常是别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徐仁海一个人在角落里堆积木。妈妈每次去幼儿园接他,小朋友们都会围上来告状。妈妈动情地说:“孩子上幼儿园时我没有太在乎,但后来我发现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孤僻,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的心就是悬着的,没有一刻踏实过。”看着这位泪眼婆婆的母亲,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深刻意识到:对个性特别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缺少关爱的学生内心孤独,难以和同学沟通相处,因而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孩子。我们必须和家长一道努力,换一种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引导关怀他,让他感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关爱。一学期后的一天早操,徐仁海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抱住了我,我摸着他的头:“徐仁海,你现在还是一个多余的孩子吗?”他激动地说:“我现在是个开心的孩子。我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和同学,喜欢上学。”
徐仁海同学的转变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凝聚了所有教师的辛勤付出。如班主任李萍是一个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她断定徐仁海之所以“多动”肯定是有原因的。于是她每到下课就和徐仁海一起下跳棋、跳跳绳,通过聊天发现他内心极其孤独,也知道由于自己的顽皮不招老师喜欢。感受到他内心的孤单、渴望老师喜欢、与同学们成为朋友,于是李老师和他有了一个约定,老师帮他成为大家喜欢的人,他也要加倍努力。从约定那天起,徐仁海就成了一年级(2)班的晨跑小队长。李老师教他怎样带操、喊队、排课等,他按照要求做得很认真,越来越会带队出操了。慢慢地,同学们开始和他结伴玩耍,他也有了好朋友。李老师还将他的座位调到了第一排,以便使他听课时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颇具爱心的数学老师王兰教学经验丰富,和徐仁海约定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要从一天犯错三次,逐步减到两次、一次,最终不犯错,并给予不同的奖励。英语老师邢红霞更是像妈妈一样悉心呵护他,稍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看到他英语课上做游戏时认真投入,与同学互相配合,邢老师发自内心地开心。就这样,在老师们循序渐进的鼓励帮助下,徐仁海一天天在改变。每周三的社团活动上,都会看到一个最认真的学生,他的儿童画作品常常让教师当成佳作展示;他还能根据儿童画创编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从每天的晨跑带队到社团活动佳作展示,从每节课上高举着小手到下课去老师办公室抱作业本,徐仁海的脸上始终流露着自信的微笑。
徐仁海同学由“我是一个多余的孩子”渐渐变成“我是一个开心的孩子”的过程,反映出他已开始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能替别人着想了。尽管有时还会出现行为反复,但教师们始终没有放弃。看到他的明显进步,看到教师们的爱心奉献、辛勤付出,我不禁感慨:改变一个人真是不容易,要付出很多爱心耐心、心血情感,但这样做是值得的。我为学校拥有这些诲人不倦的教师感到骄傲和自豪,为许多像徐仁海这样的学生取得显著进步而欣慰。
徐仁海的转化案例使我们意识到: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我们要让师爱如涓涓溪流浸润学生的心田,让祖国的花朵阳光快乐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