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深度学习
田玉兰
摘要:“如何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亲身体验;发现问题;深度探究;延迟评价
“如何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已经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本领。如果我们还只停留在浅层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中,学生将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深度学习。
本文以“图形的运动”中的“旋转”教学为例,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深度学习。
1、情境导入,发现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都会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有了求知的欲望,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主动地去学。在“旋转”一课教学中,教师一般习喷于用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车、电风扇、旋转木马等引入,以此来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学生欣赏物体旋转的动画并列举了自己看到的一些旋转现象后,不能就此“打住”,而是应顺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1)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旋转的方向,你发现了什么?(2)你能用手示范一下吗?你能让风车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吗?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些物体旋转的过程中,有一个地方始终都没有动。是哪里呢?你能给它起个名罕吗?请找一找风车和钟表的旋转中心。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旋转方向和旋转中心,学生的积极性不言而喻。
2、亲身体验,深度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体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进行新知的学习时,要根据学生认知和知识规律特点,立足于“导”,努力营造一种“动态生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体验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如在学习旋转的性质时,在初步感知风车旋转过程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旋转体验,变抽象为直观,设计了如下活动:让学生自己按不同的方向进行相应角度的旋转。旋转前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手臂、耳朵、鼻子等的长度和大小,旋转过程中让学生认真参与、相互关注,旋转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旋转过程中自己和同学的手臂、耳朵、鼻子有没有发生长短、胖瘦、移位等的变化。这样,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掌握旋转的性质。这种亲身经历的深度学习过程,远比枯燥的讲授对知识的理解要深刻得多。正所谓:“你听了,你就忘了;你做了,你就记住了。”
3、延迟评价,褒贬有度
课堂中恰当的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但是课堂中不是每一个回答都是正确的,对意想不到的学生的错误想法,教师该如何评价?要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知道自己想法的不正确,延迟评价是有效方法。如在学习旋转中心时,有一个学生说点0。就是顺时针旋转的旋转中心,点0:就是逆时针旋转的旋转中心。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课堂上同学们也评价这样说不对。如何在不伤害这位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使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这位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预习了课本内容,被例题和习题中的定式思维误导了,虽然他的回答不正确,但是他的预习习惯是好的。所以我先肯定了他有预习的好习惯,然后把他的想法写到黑板上,告诉他我们先讲其他内容,然后再告诉他答案。接下来的内容这位学生听得很认真,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在学习完旋转的三要素,并完成了相应的巩固练习后,他主动分析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说出了新的理解,还举例予以说明。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与此同时,注意通过师生或生生的交流指出其不足,不要为表扬而表扬,以免迁就错误而产生错误。我们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学生的心中,通过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让他们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地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