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童趣异放个性习作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习作教学所倡导的作文个性化,就是要求写作的主体因自己表达交流的需要,自主、自为、自觉地抒真情、写真意、说真话。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语言、立意、情感、表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张扬个性的教学策略。

 童趣异放个性习作

陈建香王宝玉

摘要:习作教学所倡导的作文个性化,就是要求写作的主体因自己表达交流的需要,自主、自为、自觉地抒真情、写真意、说真话。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语言、立意、情感、表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张扬个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习作教学个性化写真话表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教学所倡导的作文个性化,就是要求写作的主体因自己表达交流的需要,自主、自为、自觉地抒真情、写真意、说真话。但一直以来,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就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即使写出了作文,大多也是“空话”“套话”,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笔者为此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引导学生的作文从语言、立意、情感、表达等方面张扬个性。

1、童言无忌—彰显个性化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在写作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能够创造出鲜明的艺术个性,让读者通过阅读个性化的语言,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如在进行“走近身边的名人”习作训练时,开始的草稿,学生大多平铺直叙地先把名人的功绩罗列一番,然后运用歌功颂德的“美言”结尾。评议时,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对一篇例文的语言进行了修改。

原文:我们班的李瑶做事非常认真,就连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行。就拿检查作业那一次来说吧,好朋友没有完成作业,非让李瑶不要记下她的名字,好朋友求了好几次,她都没有答应。结果她的好朋友被老师请到办公室,接受了一番教育。

改文:我们班的李瑶做事非常认真,从来就说一不二,被我们称为“铁面包公”。她就连自己的“铁哥们儿”也不会“询私”。就拿检查作业那一次来说吧,好朋友没有完成作业,非让李瑶不要记下她的名字,好朋友再三请求,她都“铁面无私”。结果她的“铁哥们儿”被这位“包公”请到老师办公室,接受了一番教育。

除了集体评议为学生创造模仿的平台之外,还可以运用以下策略:引导学生多读名家名作,选择性地摘抄名句;多次训练练笔,激励学生运用充满魅力的语言;激励学生发现美,从生活中积累真实感人的素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美等。

2、童心飞扬—立意独特化

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则有不同的见解。要追求立意的独特化,就要经常进行“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立意方式训练。如以“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开始只是进行自然之中“雨”的景物描写:春雨、秋雨。为此引导学生,如果给雨组词,你还会想到哪些?学生七嘴八舌地交流开来。随后引导学生就词语展开回忆,记录自己心中的“雨”。之后,学生的作文可谓“百花齐放”:有写花雨、烟雨、太阳雨的;有写泪雨、心雨、流星雨的。习作的立意扩展开来,学生的作文也由局限在写景,转到写人、写事、写情上。

3“童”情达理—情感真实化

作文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一个载体,透过对人对事的记述,表达作者的爱恨情仇,人生的价值取向。做到笔随心动,文为情驭,字里行间喷射着激情和活力,让读者深受感染,引发共鸣。如在《最敬佩的一个人》习作指导时,学生一脸茫然,随后一节课的忙碌,只是“大众化”的作文,事例不是舍己为人,就是助人为乐。针对这种情况,我临场作文《我的父亲》,我描述得很生动,学生听得很认真,而且很受感动。这时,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身边的事,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接着,启发学生打开自己记忆的大门,咀嚼小事,抒发真情。学生第二次的作文不仅题目新颖,而且贴近生活,写出了真情。如《家有主“父”》《家有懒爸》《我的黑发亲娘》《戒烟大使》《我班的“包公”》··…

4“童”工异曲—表达多样化

个性化的表达才会让文章光彩夺目,或叙议结合,或情景交融,从而让读者的思维发生多次切换,让读者的心灵得到多重体验。如在进行“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习作训练指导时,引导学生用平叙直述(《家乡的路》《我家的网络世界》),讲童话故事(《老鼠的新苦恼》《猫和老鼠新传》),自述(《电视机的自述》《空调的自述》)等形式写作。正因为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写作,学生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

实例:《秋》练笔设计。

设计这一次小练笔,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深人体悟原诗的用语巧妙,感悟诗的意境后,写写自己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为了达到“同题异作”的目的,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记忆、生活、感受中,节选一抹秋的色彩,可以是眼见: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可以是耳闻:秋风的飒飒,大雁的鸣叫;可以是嗅觉的感应:瓜果的清香,菊花的幽香……然后帮助学生研讨表达方法:细读《秋》,你认为这一首小诗巧妙在哪里?①巧用比喻“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②用语精练传神,写活了秋天,写动了秋景;③作者的想象大胆,通过一个特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空间……随后,请学生也用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匠心表达,下笔成文。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