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欲——数学学习的助燃剂
崔晓嵘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学生的求知欲是数学学习的“助燃剂”。为此,教师教学中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喷徘”状态,弓1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1、激趣引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时机,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既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又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2、以问激思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吗?”生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生答:“不行,没法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形的就行呢?”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绷紧了“找结论”的思维之弦,对这样找到的结论的理解、记忆会更深刻。
3、示错助兴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或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与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
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部分学生的计算步骤如:F:36-36x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而正确的计算步骤是:36-36x3=36-12=24。出现这种情况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哪种正确。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正确,有的说第二种正确。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在做中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也曾经说过:“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与此同时,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司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练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化和条理化。在做中学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使学生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