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学生行为养成协培养良好习惯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俗话也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因此,从学生人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行为养成协培养良好习

李玉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俗话也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因此,从学生人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围着分数转,轻德重智,轻个性品德的形成,忽视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司题来看,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仍是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现成结论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及学习方法的培养;“你讲我听”“你做我抄”“你安排我照做”也仍是许多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行为看,’‘书包乱七八糟”“书本乱写乱画”“文具乱丢乱放”的习惯普遍存在,我们的不少教师对此也习以为常。发展学生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改变不良现状最基本的切人点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人手。

首先,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非常重要:加在这方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我们知道,学生的“任性、固执、自私、刁蛮”与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关。

一方面,如果学生时常生活在挨批评的情境中,他就容易产生自责自负,没了上进心;如果学生时常处于受嘲笑的氛围里,他就容易产生自卑已理,自尊使其抬不起头,没有了精神和干劲;如果学生常常挣扎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会学会发泄,尝试报复,心理扭曲;如果学生在羞辱的环境中不能自拔,他就会孤僻冷漠,已理失衡,甚至产生心理疾患。久而久之,各种恶习就会难以抵制.成为身心不良、学业不佳的后进生(据一些专家研究,学困生之所以差,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学习习惯差,不知道怎样学习。

另一方面,正如心理学家诺尔蒂所说的:“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无私;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尊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优越;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长期坚持对学生实施科学、正面的教育,并施以宽严适度的要求,及时地给予激励与肯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科特点出发加强学法指导。如最基本的听课习惯、笔记习惯、预复习习惯、作业习惯、书写习惯、读书习惯等,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指导与养成。良好习惯的形成,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又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如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具有好习惯更显重要。人们长时间形成的习惯便是其个性品质的一部分,如强壮的体魄、良好的意识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都是一个人的人生发展与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作为教育者,舍得花功夫、花时}司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指导与训练,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同时还应辅之以及时有效的激励。一是要因人而异,习惯并不都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形成;二是需要从现实生活着手,从最基本的小事情做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便会终身受益。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