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唐晓玲
常听到学生这样抱怨:语文课真没意思。其实,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深有同感。连续教了几年高三,平时的上课无非是根据考试大纲,按照几大板块讲解高考的知识点,做做模拟试题,然后分析一下题目,对对答案。这样的课堂操作机械重复,毫无新意,更无兴趣可言。但是为了高考出好成绩,我不敢自主越雷池一步,还是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重复着。
尽管如此,我对语文教学的真正目地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过。语文应该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它所包含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且不说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富有闪光理性思考的先秦诸子散文,也不说开创了优秀文化传统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就语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它也是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而事实上,语文课上的大量时间教师们不是去采撷文化精品,不是去感受生活底蕴,而是花很大的力气做习题。结果是教师备课做习题,学生上课做习题,不说老师厌烦,更苦了孩子们。在他们精力极其旺盛、创造力极强的年龄,要他们大量做那些似是而非、味同嚼蜡的重复劳动,把他们活跃的思维扼杀在一个“人造”的标准里,他们当然会觉得语文课索然无味,也就不怪他们失去了求知的欲望。试想,如没有迫切的学习愿望、缺少旺盛的求知欲,怎可能真正进人学习语文的角色,又怎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我认为,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激发出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可能在课堂的45分钟里全神贯注地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并不断地涉猎于广泛的课外知识。这样学生们就会主动地学习,语文教学的效果才会显现出来。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是取得教学成果的首要条件。所以在语文课上,教师绝不是独唱者,而应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在课堂上读书、J巴考、想象,然后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教师予以肯定与指点。肯定是为了进一步激励他们的读书兴趣,指点是为了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学习。记得教唐宋诗词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读到精彩的描绘时,让学生充分想象,把语言文字和情景结合起来深深地印人脑海,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名言名句,学生通过想象思考,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石洞中开、仙人下凡的景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用语言文字进行描绘;之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好于教师一味地肢解讲授,学生们对诗歌意境的把握自然也深刻多了。
我们常说,还学生以读书的权利。这句话说得多好啊,既切中了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又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课堂上,重要的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放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不认真进行思维训练,那么读是有口无心,看是浮光惊影,说是不得要领,写是词不达意。《论语》云:学而不思则圈。光学不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应付,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鲁迅先生的精彩之作《阿Q正传》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看,然后让学生通过文中具体的描写来明确阿Q的性格特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阿Q如此的精神状况,激发学生去了解原因,去联系鲁迅创作《阿Q正传网、说的全部内容。这就使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再经过课堂讨论,明确了造成阿Q悲惨结局的原因来自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特别反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至此,学生们对于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目的了然于心。整篇文章的教学几乎是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去读、去看、去思考、去交流,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在教学中要把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其读书兴趣与嗜好。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鼓励学生善从书报杂志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高认识的能力,这样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多,写作的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学生才会下笔如有神。这样又会反过来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形成良性循环,一篇篇佳作会在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下产生。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不再是抱怨语文,而是热切地投身语文学习;不但希望在课堂上学语文,更会主动地在课外学语文。到那时,我会欣慰地感受到“当一名语文老师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