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浅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对策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

 浅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对策

甘占英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从而导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本文围绕“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对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转变观念,教师要当好指导者、参与者

“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程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对其它学习方式的彻底否定,也并不意味着只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我们所希望的是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一种最佳协合状态,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践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游戏、活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只是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中间的小小的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多么有意义的事;比我好的同学,我能得到他的帮助;比我差的同学,我能帮助他,自己也从中得到锻炼,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这样,学生合作学习的主体性得到逐步的发展,就为“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关注主体,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分组,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把学生按“同质”、“异质”进行分组,也一可根据需要先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交流合作伙伴。

其次,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别差异,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特别对那些平时不善言谈、不合群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可有意识地把焦点引向这些“弱势群体”。这样以来,小组合作交流的中心就自然地转向他们,从而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合和合作乐趣,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三,要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但不盲从。要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让学生树立“我与大家”、“我与集体”的观念。

第四,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这“领头雁”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管好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第五,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时,要积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每个人发言代表着一个小组的成就,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当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可即时作出妥善处理,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交流合作与探索。

3、以学生为本,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如可根据小组的表现评出“集体智慧奖”、“组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也可根据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合作学习”步人成功注人了新的催化剂。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的参于合作学习。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各种组合方式应当交替使用,使学生能不带情绪翅弱直机组合。教师在备课时要选择好学生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正如美国数学教育家舍弗尔德所提倡的:教学应主要由“全班性的讨论”和“分.组讨论”这两个环节组成。因此,只有充分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合作学习”才能体现出实效性。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