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态研究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无论是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发展,或是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教师教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作用都十分重要。本文便试图从对教师教态的认识、教师教态所承负的特定文化内涵及符号象征、教师教态的表现和养成等三个方面出发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态进行研究。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态研究

王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无论是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发展,或是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教师教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作用都十分重要。本文便试图从对教师教态的认识、教师教态所承负的特定文化内涵及符号象征、教师教态的表现和养成等三个方面出发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态进行研究。

1、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态

对教师教态的定义常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师教态主要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及素养;狭义的教师教态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尤指在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态,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仪态、行为、举止等所反映出的教育、教学态度和素养。

西方学者麦热宾曾对信息传递的三种形式(言语、声音和面部信号)进行测量,发现在信息的传递形式中,面部信号占到了55%。雷·伯德惠斯特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在交流中有65%的信号是无声的,是不借助语言传送的。上述研究证明,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通过非言语形式传递的信息占到了信息量的半数以上。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态(主要是面部信号、行为举止等)所传递的非言语信息量是巨大、不可小觑的。

教师教态除了具备传递信息的属性外,也是种教学技巧,是种由内而发的教学态度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承负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及符号象征。

2、教师教态所承负的特定文化内涵及符号象征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教态担负着教师这一特殊身份所具有的特有内涵。教师身份的特殊性决定其不但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教学活动中与主体的交往以身示范。这一特殊的职业形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得以形成,是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自身角色、职业特点和社会职能等形成的一种具有共识的评价和认识。教师教态的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蕴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便是人们对于成为教师所需具备的博学、品行高尚、以身示范等条件所达成的广泛共识和期望。

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有着明显的“向师性”。若教师拥有得体的形象、优雅的仪表、亲和的气质,自然会使得学生产生敬佩、向往之心,利于营造出友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还需摒弃“教书匠”的狭隘职业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从做中学”,成为一名研究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体悟、构建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如我国历史上的圣人孔子便是“万世师表”的典范,其所呈现、折射出的良好教态便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万世师者的模范。

3、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的表现和养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展现出的教师教态集中体现了教师的职业形象,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喜好以及课堂氛围的营造都取决于此。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以一定的规范为参考或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娴熟地掌握和应用好教师教态的一般规律,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师生间积极、友好的交往。

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的表现主要集中在面部信号和行为举止两个方面。

面部信号主要由目光的交流和面部的其他表情构成。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常用目光来交流情感,并通过彼此间的目光来表达各自的思想和感情。目光的交流是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信息来源,在不同的情景下师生间的目光交流的含义各不相同,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处理与学生间的交流。如对学生的肯定、鼓励要通过目光交流进行传达,对一些错误的目光倾向(如不耐烦的盯视、威胁的瞪视、冷漠的斜视等)要注意避免。其次是面部的其他表情,如能化解敌意和仇视的微笑,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和期待。在日常的养成中应尽量避免不当的愤怒、鄙夷等消极情绪及相伴而来的消极表情。

行为举止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通过手势语言得以表现。通常教师的手势‘语言所表达的含义随着不同的情境进行变换,是种通过动作进行暗示的体态语言。常会在师生的反复操练中变得默契,伴随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变得丰富多彩。同样的,对于一些存在禁忌、不恰当的手势语言也要尽量避免使用。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态并不是生硬的、死板的,而是灵动的、充满教学机智的,它背后所体现的正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实践智慧。现代意义的教师应在具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德育、美育学习,才能由内而外体现出教学美、教态美。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