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学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影响教师人生幸福指数的诸多因素中,所教学生的学业是否优良;师生的教书、学习、生活是否轻松愉快,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参加工作六年成长学习的经验告诉我,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持续不断地培养出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的有用之才。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应先成为幸福的人,并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幸福。

 

学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

许艳梅

影响教师人生幸福指数的诸多因素中,所教学生的学业是否优良;师生的教书、学习、生活是否轻松愉快,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参加工作六年成长学习的经验告诉我,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持续不断地培养出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的有用之才。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应先成为幸福的人,并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幸福。

1、善待自己—做一个身心和谐、健康的人

往日视同父子的师生关系早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取而代之的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获得生活的幸福,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调整心态:一方面,放下因巨大的历史文化惯性而留在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公正的方式与学生相处、交流。另一方面,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要适时调整好心态,要善于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紧张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自我保健、游戏、娱乐、健身等活动,以调整身心,保持精神与身体的健康状态。没有健康的身体,去谈幸福是不可能的,脱离生存环境谈师德问题是没有意义的,脱离事业发展追求师德修养是不起作用的。使心理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平衡,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身体的健康只是善待自己最基本的要素,这是我们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础,掌握了心理“平衡术”,就相当于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当我们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教学生涯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乐趣的时候,当我们内心的幸福溢于言表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用自己美好的心境,去创设学生的美好心境,用自己的幸福去营造学生的幸福。

2、善待学生—做严父慈母般的教师

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长的幸福,最幸福的是教师。善待学生正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前提,没有学生的合作,教育教学绝对不会有成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先生《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一文对此曾做过精彩的阐述。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境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与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想、兴趣、爱好、才能、享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把所有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中,“公正客观”被视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平,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不盛气凌人,用信任和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所有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好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好伙伴。

3、善待同仁—开辟一方适宜专业成长的沃土

善待同仁可以多一些情谊,少一些纠纷;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竞争;多一些赞赏,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漠。然而,人与人相处多了久了,又是一种天然的竞争关系,矛盾在所难免。处理矛盾理智些,思考问题严谨周密些。同事遇到困难时,尽力给予帮助;同事取得成绩时,真心为其高兴。学校追求的是综合的育人效果,要求教师具有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也只有在团队合作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教育成果。

教师队伍不同于其他的群体。人有匕情六欲,教师同样如此,有时也会闹情绪,也会悲伤,会愉悦。善待同仁,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了解经历各异的同事的人生轨迹、性格特征、处事习惯、学问专长、家庭情况等,在同事中结伴良师益友、合作伙伴,虚心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些无论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快乐本为感觉,幸福取决于心。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善待他人和自己,纵然我们不刻意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也会常驻我们的心中。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