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改变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学生受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了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改变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刘倩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学生受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了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不良学习习惯改变学习效率

布鲁纳(J. s.Braner)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良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但好的习惯需要一个引导养成的过程。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意思是说约束可以改变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但是教学中,学生因受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了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得法,改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1、通过真诚的关爱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所以说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G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孩,刚上初一时,她特别引人注意,不是因为她漂亮,而是因为她留着男孩发型,说话、做事的风格都是男孩的个性,除此之外满身带着一股“匪气”,不管女生男生都很怕她,而且她对教师也是一副莱鹜不驯的架势,上课故意找茬,弄的哪个教师遇到她都觉得头疼。作为班主任的我,其实也十分头疼她,可是总得有人教育她吧。我从了解她的家庭状况人手,后又把她在小学的情况都摸熟之后才发现:其实她原来不是这样的,她非常聪明,曾经考过年级第一名,那么优秀的她和现在的她怎么能联系起来?这跟家庭有直接的关系,原来在她小学五年级时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这在她的幼小心灵上留下了伤痕。她以不回家来抗拒,父亲又管不了,久而久之,结识了许多社会的闲散人员,哪里还有学习的心思。对于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教育应该找到一个恰当的突破口。我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悄悄地观察她,发现她其实很孤独,特别渴望被关注,包括她的“变坏”都是希望引起重视。找到了症结,就会有解决的办法。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爱来感化她、开导她,从而改变她。当我看到学生的花名册,知道了她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就以过生日为突破口,给她准备好生日礼物(一个精致的笔记本—上面让同学写着对她的鼓励和希望),并邀请了部分学生到我家里来一起给她过生日。她特别惊喜,那天我们虽然并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但是能深切地感受到她的感动。从此她对我多了信任,变得肯和我说心事儿了,而且也愿意来我家里。我以此为契机,通过交流、倾听,潜移默化地将一些正确的理念、方法和做法教给她。慢慢地,我发现她有了变化,在我面前表现的特别好,我抓住这个时机,开始给予表扬、鼓励和引导。后来她的交往逐渐正常了,和同学待的时间多了,到外面的时间少了;成绩逐渐提升了,跟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从此,校园里多了位阳光女孩。作为教师,对学生一定要细致人微,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把学生当成朋友,给他们关心和爱护。

2、通过培养观察能力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能力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S是一位聪明的男生,但他平时很马虎、粗心大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题目读不懂,不会分析,无从落笔,而且经常做错题,漏做题等等。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学不好、成绩上不去,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这是长期的不良习惯得不到纠正,成绩越来越差,恶性循环所致。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想起来曾经看到卡尔威特为让一个小孩安静下来听其讲故事,想出一个办法:用一个三分钟沙漏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只待三分钟,三分钟过后,又跑开了,经过一段不懈努力,小孩终于可以安静听故事,可故事仍然只讲三分钟,时间一到就停止,由于故事引起小孩子的兴趣,小孩子由被动变为主动听讲。想到这,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要从培养S的观察力开始。一天上课铃响之后,师生共同问完好之后,我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都感觉很惊奇,怎么玩起游戏来了?接下来,我说:“需要一位同学上讲台来完成。”大家积极性很高,抢着举手。我说:“老规矩,今天是几号就先叫谁。”大家说:应该是S上。我说:“那么S同学代表大家来做这个游戏吧!请S同学站在讲台的位置上观察在座的同学两分钟,然后我们来提问题。”我会提出“请你说出第几组带眼镜的同学多”等问题。就这样开始了对S,也包括对其他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对于此活动,S是以第一参加人的身份出现的,这种殊荣激发了他极大的兴趣,同样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感受。后来,这样的活动就逐步变成学生自己组织了,这期间S也成了积极分子,从观察班级、同学开始,后面变为观察图形,找特征、找规律等等,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课堂知识。通过这种观察力的培养,S不再马虎了,变得细心了、好学了,上课也会提问题了,成绩自然提高了。还是巴普洛夫说得好:“观察,观察,再观察。”

3、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学生学习情趣的培养和树立学习信心以及提高学习成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Z同学记忆力较好,死记硬背的东西记得很快,但是遗忘得也很快,而且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刚上初一,语文和英语还可以,数学就一团糟了。反思一下,Z的状况不就是我们“填鸭式”教学产生的后果吗?这就需要转变教学模,当然,还要想办法树立其学习的信心。我首先和她沟通:“语言是学好其他科目的敲门砖,有了坚实的语文基础,数学也一定能学好,只是要注意学习方法。对你来说,喜欢阅读是个好习惯,就以这个习惯入手打造新的学习模式。”最初,我要求她把每次阅读的内容和学过的知识讲给我听,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且Z在老师面前还会感到拘谨,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韩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既然如此,我找到几个学习比较好,思路敏捷的学生,和她编成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互相讲故事。学生互相讲故事,势必对自己所看过的故事进行回忆、思索,这样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理解性阅读和理解性记忆的能力。讲的过程中要求z多讲,而且要求大家在讲故事时,尽可能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发挥,这对思维是一种再创造的训练。在互相讲解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再提新的要求,就是把自己学过的词和成语,尽可能地用在表述上,这样学生更得绞尽脑汁去想,无形中就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词和成语的使用是否贴切、是否准确,自有学生去纠正,碰到有争议的问题,学生也会使用工具书来解决。这样的习惯逐步培养起来之后,开始扩大阅读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故事了,内容换成了数学题目,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和讲解题目的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找出解决途径。Z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进步很大,数学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日之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正确习惯的培养融人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