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概念教学
马丽辉
摘要:文章就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概念;概念形象化;概念具体化
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思维过程,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是感受数的意义的过程,数学教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数与形、数与量以及各种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生活经验、综合实践又是形成概念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实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只有理解了每个章节、每个单元的数学概念,才能明白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才能体会数学概念是用来描述法则、概括规律、解释数学内涵的实质,是建立数学表象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提炼的一种真正掌握各知识点的依据。
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小学生学习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他们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合作交流,更要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区分概念的异同,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活动、探索、思考、交流的空间。要让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的环境,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让他们始终处于好奇、求知的状态;让学生感受动手操作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让他们在自由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在熟能生巧中理解知识,达到在操作中感悟,在动手中感知,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的潜能。如平移与旋转这个概念,从变化的角度认识空间与图形,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概念看着很简单,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能让学生理解的、可以快速记忆的方法,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抓住特征让学生在练习作业本的格子图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沿着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这样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概念,提高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因为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时,一定要根据概念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具体思考的问题和学习的方法,要尽可能地把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要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会把抽象的知识内化,并且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来理解概念。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学生对共性的知识点学会总结、学会归纳、学会概括、学会应用。如在讲百分数、比例尺等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感悟这些概念,教师在设计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每个问题都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体现探究价值,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具体化,让学生从中能发现什么。尤其是对一些规律、概念间的联系要善于发现,学会概括,最终得出结论。
联系实际,把数学概念具体化。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并运用在具体的题目中,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准确,很难准确无误地将概念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概念,举例说明和进行相关练习,这样学生才能逐步理解概念。并不是把概念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着题目机械地死搬硬套,使得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时候学生记住了概念,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教师一定要根据概念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提出具体思考的问题和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在讲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这些概念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如事先做好30以内的数字卡片,把卡片分给不同的学生,让拿奇数卡片的同学站一行,偶数卡片的站一行,质数卡片的举起来,合数卡片的举起来,这样学生便会悟出数的奇偶性,同时也理解了质数含有2个因数,明白了除2以外质数都是奇数,也理解了合数也可以是偶数也可以是奇数,但不可以是质数。这样的教学就把概念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分散了概念的难度,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概念,同时也加深了对概念的记忆,达到了掌握知识、内化知识的目的,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会有质的提高。
要使学生正确完整地理解数学概念,在概念深化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正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掌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