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让阅读滋养学生心灵
赵秀芳
摘要:文章从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热爱课外阅读、阅读对学生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阅读在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让学生在兴趣中享受阅读的美好。
关键词:学生成长;热爱阅读;阅读的重要
1、阅读的重要性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全社会都呼吁全民阅读的今天,青少年不爱阅读的现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据统计,中国的出版物70%以上都是教材,除去教科书,人均年阅读量不到一本。不少学生放下课本后很难再捧起课外读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环境的瞬息万变,导致大多数学生内心浮躁,不能静下心享受阅读。与电视、电脑、手机、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相比,纸质的阅读显得过于枯燥无味,一些学生不愿花时间自觉主动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于人类最大益处时曾经做过一份报告,报告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来说,阅读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读物总是借助各种方式表达人类社会共同的主题、准则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追求。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抵御世俗的浸染,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从而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一个人的精神启蒙是从阅读开始的,这种启蒙犹如一道光照亮人的灵魂。因此,阅读对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让学生热爱课外阅读
2.1激发持久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伴随人的一生的,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学生从内心热爱阅读,自觉拿起书本,从书中得到有益的熏陶,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1.1相互交流。坚持每天课前抽出3一5分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听说训练。每天让一位学生上讲台讲述课余时间所阅读的文字材料,可以是一则故事,或一个笑话,或背一首诗,或好词佳句,其他学生听完后发表自己的感受或从中得到的启发等。教师以鼓励和赞扬为主,简要总结,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这种方式不仅能让讲述者课下主动阅读,倾听的学生也能从中有所获益。师生相互交流阅读感受,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从课外阅读中加强积累,写文章自然意到笔随。
2.1.2榜样激励。古往今来,对人类有所贡献的名人中一定有学生所仰慕的英雄或伟人,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可以是为国捐躯的壮士,可以是影响文坛的墨客,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如学生在学了《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课文后,知道了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更深地了解邓稼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原子弹和氢弹的相关知识。学生被吸引了,课后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
2.1.3以赛激趣。为了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一些,阅读效果更好些,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组织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把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最后评出优秀个人,颁发奖品。通过评比,学生的上进心增强了,课余时间阅读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强。
2.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就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
2.2.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拿起笔,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和一些优美的语段摘抄下来,甚至将其背诵下来。之后,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每天都让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一篇或一段文字材料,字数不限。学生摘抄或写读后感可以是几句话,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不做苛刻的要求,只要每天都有一两句的感悟和摘抄,目的就达到了。通过书面的作业形式确保学生每天的阅读量。每天留出5一10分钟的时间阅读,这样学生也不会对阅读作业产生反感。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阅读融进学生每天的生活,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课余生活的一部分。
2.2.2让读书变成一种享受。阅读不是课程,不是负担,而是乐趣,是享受。让学生自己找能真正吸引自己的书,从而保持持久读书的动力。可以利用阅读课营造阅读的氛围,刚开始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在故事中设置悬念,让学生从书中去找答案。阅读中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这一习惯能使学生在阅读时身心合一,边读边思考,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习惯。
2.3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位
有了阅读兴趣、阅读的习惯,就要注重培养阅读品位了。书是有高低之分的,好的书籍就像一位生活导师,在迷茫无措时指明方向,在漫长黑夜中点明光亮。有营养的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遇到挫折时温暖心灵,化解思想困惑。所以学生有了读书的渴望后选择合适的书籍也很重要。
2.3.1多读经典。阅读广泛的书籍是一种可取的阅读态度,但是学生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使学生的思想在祟高的美感中变得饱满起来,可以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了解这个世界。学生阅读经典不仅能和古人对话,了解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从字里行间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这对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从学生时代就培养起阅读的好品位,让学生多读一些经典,帮助学生把握住他们人生中最好的读书时光。
2.3.2细细品味文本中的意蕴。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而要边阅读边思考,把目光向文本的深处延伸。要让学生潜心会文,用心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意,这是学生与文本反复交流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反复吟咏,以求得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
3、让阅读滋养学生心灵
先有阅读的兴趣,再有阅读的习惯,后有阅读的品位,这样的阅读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滋养学生的心灵。蕴藏在书中的智慧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读史可以让学生明智,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一些优美的散文也可以让学生心旷神怡。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让心灵停止沙化,变得青山绿水。语文新课标中阅读推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她写了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本书写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推荐学生阅读这本书,学生会从中产生共鸣,让他们从小就体会出书是他们最忠实最知心的伙伴。
通过阅读,学生能从作品中体会其内在的品格和风骨,从而很好地理解生活、感悟生命。美好的精神境界与丰富的心灵财富需要借助阅读优秀的作品更快地将之变成学生生命里的一部分。阅读可以使学生产生无穷的精神力量,可以洗涤心灵,陶冶性情,使青少年获得心灵的自由,在人生的道路上自信从容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