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陈端洪
摘要:在小学各科中,比起语文和科学等学科,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最高。如果缺乏思维能力或者思维能力较弱,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则会大大增加,从而导致数学成为学生今后学习中的一门弱势学科。本文则主要从如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探究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让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
2、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具有不同的差异。一些学生的接受和吸收能力比较强,对于课堂上的知识能够很快掌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于各种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而有一些学生则刚好相反,他们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比较困难。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教学水平与有效性的提高。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因为,学生养成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面对数学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与问题的理解,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有利于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旧知识体系相连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易掌握的多种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和判断能力,真正将课堂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在深化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3、以提高错解诊断能力为前提,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思考,善于自己发现问题,提高自我纠错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检验推理过程的合理性,提出修正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鼓励学生多问几个“能行吗”、“为什么”,提高质疑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出示一组数据:(63,36,69,123,96,39)要学生判断哪些数能被3整除,接着我问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根据上面一些数的特征,又受到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都认为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我紧接着又出示了一组数据:(13,26,19,23,46,59)让他们根据刚才得出的结论进行判断哪些数能被3整除,学生一算,马上推翻了刚才自己得出的结论。当学生们发现个位是3、6、9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时,我没有马上归纳出特征,而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学生们在自我讨论、辨析和自我不断否定的基础上归纳出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诊断,不但可以让学生澄清概念的本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实践
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借助一定的场景,因为在一定的场景之中,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逐渐训练自己的思维。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需要适时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摄取一些场景,从而通过感知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发现数学中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教导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图形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按照书面上的进行讲解,说长方体有多少个边,有多少个面,每个面有着怎样的特点,这些抽象的理论可能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拼拼搭搭真有趣”这样的一节实践课,给学生准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几何体,让学生看图形图案或者借助记忆来摆图案等,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多向性,培养其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其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5、通过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实践操作不仅仅是身体的动作,而且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动作形象性的特点,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重视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中揭示求知难点,深化认知过程。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找数学问题,探索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周末数学晚会、数学知识宣传、数学问题研讨、社会问题调查等。
总之,在数学素质教学中,针对当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成为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