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屠锦红《语文教育的愿景:勾勒与阐释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21世纪我国语文教育第一部正武的“课程标准”,不仅是。承上”,更是“启下”。解读这部。新版课标”,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取向、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实施、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勾勒出我国未来语文教育美丽的愿景。“新版课标”蕴含的愿景,昭示着我国语文教育的素质化、科学化、现代化与民族化。

 关键词:语文教育;新版课标;愿景

中圈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绩号:1009-413X(2013)04—0053—0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课标”)已正式颁布。从“框架形式”到“实质内容”,“新版课标”对2001年所颁布的“实验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可以说。它既是对我国十年语文课程改革经验与教训的一个总结,更是引领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继续前行的一个航标。“新版课标”的颁布,必将开创我国语文教育的新纪元。基于对这部“新版课标”的解读,可以嘹望到我国未来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动态,勾画出我国未来语文教育的美丽愿景。

1、语文课程取向:“学科本位"与“人本位"和谐融合

语文课程取向,主要关涉到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直接指向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新版课标”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一句话清晰地阐释了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这里的三个“打下基础”,事实上已经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学科本位”的旨趣,彰显了“学科本位”与“人本位”融合贯通。

“学科本位”取向的语文课程,追求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本位”取向的语文课程,追求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即全面育人。两者之所以能在语文课程和谐融合,不仅是因素质教育大环境的现实之需这一“外因”,更重要的是因语文课程自身特点这一“内因”。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多重属性的人文应用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对象,无论是“语言”抑或“言语”,无论是“文学”抑或“文章”,都天生地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与“道”的统和。语文教育是绝对不可能脱离“内容”去进行“形式”教育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或字母用法和段落或句读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总之,对于语文教育,“形式”教育与“内容”教育天生就是彼此融合、相辅相成的。“语文学科就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那么,语文教育如何做到“学科本位”与“人本位”的和谐融合呢?“新版课标”给出的回答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1](P20’对上述这一思想有两点要重点把握:第一,这种“融合”是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进行的,而不是外在的附加。课改十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语文教学,即首先把教学内容机械地分割为两块,一块是工具性的东西,一块是人文性的东西,然后先讲工具性的内容,最后以人文性的内容升华结束。上述教学范式显然是把人文性的内容弄成了“外在”的、“附加式”的了。使得“工具”与“人文”变成了“水油交合”而不是“水乳交融”。第二,这种“融合”表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其主要的方式是“渗透式”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即语文教育的基点必须是语言文字教育,这是一条主线、明线。人文性教育是渗透于语言文字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它是一条“附”线、暗线。“附着式”、“不刻意”是语文学科中人文性教育最大的特点。譬如写字教学,这是典型的语言文字教学,但其中也“渗透”着大量的人文性教育的因子,如:要求学生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不浮躁,要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潜心享受汉字的优美,等等。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