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魏正山《论左联政治文化生成的基础》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左联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与进步知识分子在国统区群体合力之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它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框架下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诉求,也是将革命的理论及其意识形态扩大为社会共识的有机互动。上海作为左联的发生地.为其政治文化的生成提供了最适宜的理论基础、阶级基础、传播基础及外部基础,这对于左联政治文化生成的发生来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与一种历史合力的内在安排。

 关键词:左联;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生成基础

中图分类号:D0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20091006

左联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与进步知识分子在国统区群体合力之下产生的政治文化现象.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又一个新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引领武装军队和“文化军队”的新时代。作为左联政治文化的发生地上海。也取代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大量精英知识分子和中共力量相继汇聚于此.在他们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成为左联政治文化生成的理论基石。同时,上海工人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以及阶级觉悟的逐渐提高。为左联政治文化的生成奠定了阶级力量,而出版行业的繁荣以及租界内法律保障、言论自由形成的公共舆论的批评功能。则为左联政治文化的生成提供了传播进步思想的物质支持和话语空间。这一切对于左联政治文化生成的发生来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与一种历史合力的内在安排。

1、左联政治文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对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知识分子来说,1927年是一个痛苦和迷惘的年代.也是一个值得深思与反省的年代。政治形势的骤变,引起了人们对革命的重新审视,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政治运动碰壁,凸显了它幼年时期的弱点和不成熟,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及众多革命知识分子无不认识到政治运动必须有理论指导.然而“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更有利于中国社会接受新的思想。对中国革命来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21。革命的成功示范为中国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性方案,无疑刺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使得“马克思列宁一派的思想成了世间最新鲜动人的思潮”翻。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就已通过多重途径传人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20世纪2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深入。1928--1930年间,翻译出版的马恩著作就有《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近40种问,列宁的著作以及唯物辩证法的研究著作也相继出版。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为传播马克思主义,1928年在上海成立了秘密出版机构无产阶级书店。被查封后又成立华兴书局,出版、发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及其他革命书籍。为积极配合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出版及发行,19296月中国共产党在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宣传工作决议案》中就提出:“党必须有计划地充分利用群众的宣传与刊物.以求公开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党应当参加或帮助建立各种公共的书店,学校,通信社,社会科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剧团,演说会,辩论会,编译新书刊物等工作。”m1929年的中国翻译出版界.刮起了社会科学翻译出版的劲风,“社会科学的书籍,遂如雨后春笋,普遍于全国”。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