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秦文瑾 张振东 周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的将教师的讲授、学生课外内化吸收和学生的讨论进行结合。作者在车辆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汽车构造的教学实践中应用该模式,在解放教师的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了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力提升。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汽车构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6118)

目前大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课堂质量依然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大部分大学课堂教学主导模式依然是讲授式教学,该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则是被动跟随。若想采用这种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靠教师付出大量心血不仅需要讲授内容具有吸引性,同时还要在讲授方式上也具有吸引性。然而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及时性、趣味性、多样性等方面,课堂讲授相比网络的吸引力已经有所下降。同时高校课堂上还存在缺课率高或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等现象,进而严重的影响到教育质量[1]。

近年来,众多教育学者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当前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以及学习积极性,以实现在教学中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5]。作为一名教育探索学者,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根据大学生心理学规律,提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6,由于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7-9]

1 对分课堂简介

对分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教师使用其中一半时间来进行讲授(Presentation),然后再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Discussion),不仅如此,该方法的还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对分课堂的操作要点是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之间存在时间上的间隔,即本节课上学生讨论内容为上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课程考核重心主要放在过程性的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该模式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人脑记忆规律,有效地弥补了大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较少的缺陷,并使教与学成为双向互动过程

2对分课堂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构造针对理工科车辆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也是学生的专业入门课。通过学习该课程让学生掌握汽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变迁,掌握汽车及其主要总成部件的结构特点、功能分类、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研发中的技术关键,并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课堂内采用对分课堂独特教学模式,有助于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对方课堂教学模式多应用在文科教学环节,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将为方法在理工科教学环节中应用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汽车构造课程每周安排两次,课程开展期间共安排10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1周课堂时间不对分教师讲授第1绪论内容,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内容包括本章课后习题,汽车总体构造相关视频浏览以及推荐书目供学生在课后独自完成内化吸收,要求学生写出内容提纲、收获心得,以及疑惑问题。第2正式即开启对分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进行对课堂的前一半时间,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组织各组学生讨论上周讲授的主要内容,相互分享课下独自学习体会,并互相解答各自疑难问题,然后组织组织全班不同组间进行交流此时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进行抽查检验教学成果,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要予以表扬,然后进行课堂总结。随后在另一半课堂时间,教师对新内容框架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分别进行讲解,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独自完成,并查阅资料自行内化吸收本次课堂新讲述内容,深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下周课堂分组讨论做准备。

与传统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不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多的强调了平时成绩,并且评价采用多元化,不仅考核知识还要考核能力。最终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60%、报告10%期末考试(30%平时作业成绩以及报告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参与度、认真度以及创新性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性。期末考试可以根据需要分为闭卷知识点考察或者开卷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考察。

3 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有效的将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讨论进行结合,解放教师同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生也成为了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角”,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主动的探索思考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以及课上集体讨论有效的契合记忆规律,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非常有利于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汽车构造课程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卓玉. 教师职业的边界[J].教育家,2014(3):116.

[2] 陈峰.知识关联教学策略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 2015, 42(9): 1802-1808.

[3] 张雄鹰,程红兵,陈云霞.医学微生物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2011, 13(1): 3-4.

[4] 曹媛媛,张明,唐欣昀等. PBL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 2013, 30(4): 97-99.

[5] 邓国英,孙文长,杨淑凤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 23(11): 1031-1032.

[6] 张学新. 对分课堂: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10.

[7] 李付安. 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在元素周期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化工时刊,2016,30(2):49-51.  

[8] 岳新霞,林海涛,蒋芳,宁晚娥,黄继伟.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纺纱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 纺织教育,2016, 179(2):44-45.

[9] 刘明秋.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6, 43(4): 730-734.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