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系统设计;慕课;在线学习;课堂;学习者
科学技术不断在发展,教育行业的同仁们也在现代教育技术各自的领域不断进行着研究和变革。“混合式”教学理念孕育而生。“混合教学”是综合组织和分配可用的教学资源,用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并让学习者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通俗讲,就是结合传统课程、网络辅助课程、在线课程、慕课、微课等线上线下多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强调将“面授”的优势和“在线”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寻找其最有效的分配方法。混合式教育教学包括不同学习理论、学习者、教师、环境、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多重混合。“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相关规划应证了“混合式”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教育发展以及高校教育教学变革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解构混合式教育教学系统呢?
我们将混合教育式教育教学看做一个系统,通过以往的研究,我们分析出其系统中包含学习者、内容、教学者、技术、学习支持和管理机构六大要素。那么这六大要素代表的关键词分别如下:
教学者:引导者、促进者、调控者、指导者
学习者:研究者、协作者、实践者
内容:交互性、协作型、个性化、问题性、深度
学习支持:学术性、技术性
技术:同步、异步、在线、离线
管理机构:战略、支持、服务、设施
将其看成一个系统架构,那么这六者则是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并行发展的。
为了便于实施混合教学,通常将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型、技能训练型、情感培养型和实践实习型等。课程与教学论的学者提出了课程教学的七要素其中包含:学习目的、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教师、学习环境以及学习反馈。通过混合式教学系统六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课程教学七要素进一步现代化,迎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1.学习目的:强调数字化时代所需要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以及虚拟空间中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
2.学生:成为数字化时代学习者,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主动支配自己的时间、行为、方法、爱好,参与学习内容的构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3.内容:多种媒体呈现,多维度、动态化、广度、专业化的教学知识体系内容;
4.学习方法:线上线下多种教学平台支持,多种教学方法并行;
5.教师:引入在线资源从传统教师到全世界专业化教学团队,极大发挥教学资源;
6.学习环境:从传统教室、实验室延伸到互联网终端可以触及到的各个地方,以及虚拟演播室、虚拟演播厅、虚拟仿真实验室、摄像机镜头等,甚至是技术支持的线上各种VR、AR环境。
7.学习反馈:云端大数据的支持,系统级的分析平台,专业高效的分析出不同学习者的行为动机、学习习惯、注意力、知识迁移等数据。也可取得学生满意度、专业喜好、就业等,方便建立学习电子档案,从而为教学发展做出实践依据。
通过混合教育系统六要素与课程七要素的分析,如果充分发挥不同教学资源的优势,那么重组这些元素,我们混合式教育教学系统需要的核心对象以及其职能就如下:
传统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讨论等;
慕课平台:录播教室录制或录课团队制作。辅助传统课程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以及其他院校该课程的学习等;
微课平台:微课教室或微课团队制作。重点概念、难点概念的、知识点的累加学习;
数字化校园电视台教学频道:虚拟演播厅或虚拟教室、实际教学环境结合教学视频制作团队制作。精品课程、教学纪录片、实验、技术等操作类课程的在线学习;
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主要发布教学信息、热点、接受反馈以及课程通知等。
通过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平台所占有的教学比重不同,那么取得的教学效果与反馈就不同。我们需要通过理论体系研究、技术系统设计、组织方案实施等方式对课程层面、专业层面、学校层面进行深度分析,将教学资源和平台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以保证取得最佳效果。这就需要管理机构建立专业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让师生注册账号对其进行专业化的评估和管理。
综上所述,构建混合式教育系统架构的实施与构建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持。
1.技术环境:需要数字校园技术设施以及其上的应用服务。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管理与安全、多媒体教室、校园数字电视台等等,没有强大的网络带宽和软件支撑,那么混合式教学也就难以开展;
2.教师发展与教学设计支持:教师要有现代教育理念,要有通过技术手段服务教学的意识,要有运用技术的技能,也必须具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际能力与经验,否则教学内容与手段跟不上教学技术的革新,也将会被淘汰;
3.组织管理机构: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教学研究与评估体制不断反馈。并且信息化教学推进中涉及部门繁多,只有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以及各院系教研室各司其职,共同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前进默默努力,才会最终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1] 黄甫全. 阶梯型课程引论[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 袁莉等.MOOC 与高等教育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2~3.
[3] 杨玉芹.MOOC 自主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 (7):12~17.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