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郑贞-《本科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及对策》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本科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成和能力培养极为重要。针对当前本科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存在的课堂枯燥、知识点孤立、内容陈旧、实习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激发学习动力,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学科变化,健全实习制度等策略以提高本科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本科地理;教学质量;现状;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课堂质量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本科教学是大学的立校之本,而课堂教学又是本科教学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1]地理学科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是本科专业设置中一门有重大意义的学科,本科地理教学质量在扩招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下,教学质量也呈现出下滑趋势,如何提高本科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是当下地理教育者值得关切的问题。

1、本科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出现的问题

从本科地理课堂现状出发总结出以下几点本科地理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枯燥乏味的课堂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的重要因素,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样的课堂效果不然不会理想。

古人云: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地理学科的涵盖范围之广。地理是一门综合而有趣的学科,但缺乏吸引力的地理课堂不在少数,一些教师只是按照课程进度,填鸭式地讲授完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较少使用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状况。例如中国地理中对某一区域的介绍,教师机械地讲解这一区域的地理特征、人文特征,甚至“划重点”来让学生记忆。这样的教学使本来奥妙的地理知识失去了它本身的趣味性。这样枯燥乏味的课堂并不少见,但有些教师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性,这样的课堂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甚至会影响学生整个大学时期的学习。

1.2知识点孤立,缺乏系统性

地理学是一门以位置和区域的知识为基础的学科。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中,欣赏独特的环境和背景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人类多样性的理解。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整个环境的变化,因此,不能孤立或片面地看待任何地理现象。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的现象频频出现,导致教师对教材解读不深刻,对知识点讲授不系统。例如对于天文知识的介绍,只是孤立地介绍各个天体,简单地讲述各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属性以及运动规律,没有立足地球的天文背景或宇宙背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小行星、彗星、月球对地理环境都可能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新知识的补充。知识点孤立、教学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学到系统的地理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

1.3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

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近年来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在理论、研究手段和应用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但缺乏前瞻性信息的课堂不在少数。本科阶段是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大学即半个社会,大学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的任务就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先进人才。例如人文地理中“工业区位”的教学,较多的教师仅仅讲述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有代表性的产业类型及其分布以及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工业布局在不断变化发展,有时教科书不能对内容及时更新,教师也不重视新知识的补充,这样就会使专业地理学生失去其专业优势。

1.4实习形式化,缺乏时代性

地理实习作为锻炼学生实践力的校外课堂,是地理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地理实习是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融入当地人文环境,进而来论证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过程。

地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两次走出校园实习机会,一次自然地理实习和一次人文地理实习。虽然这些实习地的选择都比较有代表性,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将实习的所见所闻与专业的地理学科知识结合地来跟学生讲解,学生在实习中对于专业知识上的提升效果甚微。方便、省心的“跟团游”往往成为学校实习的组织方式,这样的组织方式导致游玩、拍照、消费成为实习的主要活动,实习的学习效果打了很大折扣。教师较少把实习地的区域特色与专业地理知识结合起来给学生讲解,在地理实践力方面提高不显著成为实习的主要诟病。

实习结束每人需提交一篇实习报告来获取相应的实习学分,然而,这样的实习报告只是学生记录下实习过程的活动,实习报告的专业性、学术性效果不佳。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根据以上本科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出以下几点针对性策略。

2.1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让学生看到学习任务的价值,并让学生建立掌握目标取向,让学生建立能力增长观,使其意识到能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提高的。[2]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当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3]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在激发学习动力的同时也要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3正确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很大影响。

2.2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转变传统的本科课堂教学观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从某种程度上说,“‘传递中心教学’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4]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

地理知识本来就是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因此教师更应该对于教科书有着充分的解读能力,对于课本知识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按照课本章节来讲述重点、难点,还能够把握各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要举一反三,对知识的学习也更加系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构建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

2.3了解学科变化,更新知识内容

“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从三维目标到深度教学,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内容的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地理学科在理论、研究手段、应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硬件、软件上发展速度都非常迅猛,教师多关注学科的进展,得到学科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更新,才能反映现代地理学的学科水平。只有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最新的,才能体现地理专业生的专业素养,才能与社会接轨,才能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抛弃。

地理学不仅仅是研究自然现象,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理教师的任务不单是传授专业的地理学科知识,更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的急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值得每个人关注,作为专业的地理生更应如此。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不仅有利于对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更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很大影响。

2.4健全实习制度,提高实习质量

地理校外实习的主要任务是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实习是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补充,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直观的所见所闻来加深和丰富自己的课堂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实习也是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学校、教师、学生要共同努力,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制度:(1)学校要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使野外实习程序规范,管理正规化、制度化;实习地的选取要考虑代表性、区域性、经济、安全等因素;(2)教师不应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任务,实习作为校外课堂,更应重视课堂质量。教师根据实习地的选取特点,提前丰富相应的专业知识进而制定实习计划,安排行程,提前对学生的安全、纪律、专业成果等做出明确要求;(3)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和老师的安排,珍惜难得的校外课堂,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另一方面,要提高实习报告的质量,实习报告不仅仅是学生实习过程的见闻,更应是实习过程中发现的地理问题,以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只有提升实习报告的质量,进而提高实习质量,才能提升本科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总结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最经常、最普遍的途径和方式,其最根本的追求是促进学生发展。[5]教师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认知程度,重视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师要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不断无止境地追求。作为一名教师,要站好课堂教学这班岗,承担课堂教学的重大责任,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提升深度的课堂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彭美云.提高本科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0(7).

[2]张景焕.教育心理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13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3.

[4]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7).

[5]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6).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