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摘要: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研究学习规律,是当前我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我国部分高校把开展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作为“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着力把对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和学生学业分析报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深入开展对学生学业调查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学生、了解现实的教育,提高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品质,而且学生调查要有历史观、全局观和国际视野。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李延保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市,510275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学生调查

1、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研究学习规律是我国大学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多年来,我国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顿,但主要是围绕教师在展开,对大学本科的教学评估也主要关注教师教学工作的相关信息。从教育理念上讲,大学“办学以师为本”,大学的学术品质主要是由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来体现,教学质量主要由教师教学工作的敬业精神来保证,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力潜能主要依靠教师挖掘和培育。因此,重视教师队伍职业素质的提升应当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当前,在加强大学内涵建设、改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仍旧要十分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调动广大教师认真从教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品质。

但是,社会舆论对中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并不满意,对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也褒贬不一。究其原因,我们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和研究,包括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习惯及思维方式等等。

我们在探索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规律”时,对“教”的规律研究颇多,包括: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材、教学方法等,但对“育”的规律,即“育人成才”的规律以及教学工作中学生“学”的规律从学生角度去探究不够,忽视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学生。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大学越来越多地把工作重心和视角放到学生身上,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当代学生群体的成长特征,完善校内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其必然性和主要背景分析如下:

第一,是教育理念中“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教学观的回归。西方现代大学的原型——中古世纪大学,最初是学者们聚会讨论的场所,后来逐步发展到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关系。但是,我们往往认为这仅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不是学校培育人的本质变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是根本。当前转变教学观就是要从以教为主回归到以学为主;教师由知识传播者角色转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以学生为本”,更深层的含义是体现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激发人的潜力,提升人的生命品质的价值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终身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标志,人们到大学来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就业的技能和知识,更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的需求。终身教育的理念突出了学习者自我选择的自由,强调教育应当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为根本目的。我们讲“教育质量”是以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衡量标准的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因此,大学如何帮助学生不断自我实现,促进全面、和谐发展也是评价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以学为中心”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我们研究“教”的规律,重点探求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共性东西,包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而研究“学”的规律,就需要格外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特点,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是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和潜质,增强自信,合理地选择学业和人生发展的规划,实现最大的学习效益和人生价值。

第二,“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是第五次科技革命对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前奏。人类世界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将会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在内,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会发生重大变革。

当前,以电子计算、信息网络及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化制造为代表的第五次科技革命(亦称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持续发展。网络技术促使“个体化学习形式”发展,从而使得大学教育、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被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人把网络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称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的最大革新”。

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办的免费教育网站“可汗学院”开发了“反转式教学”,影响甚大。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优质教育视频传到网上,学习者何时看、何地看、如何看都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可汗学院”颠覆了“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课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有可能用更多的课堂时间与学生讨论和互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2012年宣布投入6000万美元,研究新型的网络教育。中国在2012年先后把6所中央和省(市)级广播电视大学改成“开放大学”,也是力图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把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渗透到家庭乃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提供给各类学习者选择学习。

我们很难全面预测第五次科技革命对大学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但现实是学生越来越容易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来源,包括全球著名大学、网站和图书馆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过去教师和书本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的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同一班级同学获取和拥有知识内涵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出来。在这种变革下,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规律、学习能力的培育及师生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去探索和研究。

第三,中国大学的发展已进入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质量的阶段,需要有推动全局改革的“抓手”。研究学生学习和成才规律也是一些学校的一种选择。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间大致有三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批改革开放后被国家选派出国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回国后陆续担任了高校领导职务,他们吸取国外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认为大学必须从事高深的学术研究,学生也应当参与知识的研究,“由科学而达至修养”。但当时中国大学教师主要由本校毕业的本科生构成,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第二个节点是,世纪之交的近十年间,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强烈推动下,是中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发展外延扩张、内部结构调整和变革最剧烈的时期。大学扩招、院校合并、多校区办学引发了人们对大学教学质量的担忧,许多学校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新世纪教育质量工程为契机,以“迎评促建”为抓手,维护了本科教学的基本质量。但工作的重点主要还是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教学质量监督、保障系统的完善。对学生学习状态、学生群体内在规律触及不深、影响不大,使社会舆论对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仍然存在疑惑。第三个节点是从2009年开始,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下称《高教30条》)等一系列文件和举措,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国务院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启动实施了50多项教改重点任务,包括228项高教领域改革项目(亦简称“国改项目”),希望通过改革,解决教育领域内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提升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大学改革与发展也进入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阶段,明确要求大学的领导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面来。

2、开展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是“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大学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讲究“顶天立地”,既要追逐国际学术前沿,又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同样也要坚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瞄准国家对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国的高等教育既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又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适应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其中“创新型、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是对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内涵,每一所大学也要从中找到自己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立地”就是要深入了解影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国情、校情和大学生学业的现实状况。这样,改革才会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近几年来,许多高校结合研究课题开展了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包括有相当数量规模的学生和教师参与的学生学习状况的网络在线调研,不仅从中得到许多客观分析的结论,而且着力把对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和学生学业分析报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成为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指导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复旦大学一个课题组在20071011月对上海11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发放了4000份问卷调研,结果显示[1]:①对本科教学质量“满意”栏中,“很满意”为6.0%,“较满意”为32.9%,“一般”的46.2%,“不太满意”的11.8%,“很不满意”的3.1%,总体平均满意率为53.41%。②在与本科教学相关的21个方面,学生自我感觉在校几年中进步最大的依次为:信息收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社会了解和道德修养方面。③对自己来讲,进步最小的依次为: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实用技能、对学科前沿的了解、身体素质、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④影响自己学习质量的个人心理因素,依次为:兴趣(41.8%)、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意志、情感等。⑤学生选课依据,按其关注度依次为:课程的实用性(27.2%)、教师的人格魅力(15.2%)、教师的学术水平(11.4%)、教师的教学艺术(9.3%)、教师的给分情况(8.6%)、课程内容的挑战性(4.3%)。其他信息包括:师生很少交流互动;学生自我感觉多数项目(16项)主要受益于课外而不是课内,课内最大受益是专业基础课;对小班研讨课、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及使用实验室等学生都认为“较为重要”,但实际效果总体满意程度为“一般”。

从中不难看出,推进教学改革,还必须得到学生的主动配合才能取得实效。其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十分关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从2007年启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将教育质量评估重点从高教资源投入转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并开展追踪研究。历时3年,有近百所院校、超过10万名大学生参与了这一调查。其中结构性问题包括国际可比的5项教育过程指标(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生师互动、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具有诊断功能的教育环节指标(课程教育认知指标、课程要求严格程度、学生课程学习行为、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等);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厌学/向学”指标及表现教育结果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收获三个维度)和“在校满意度”指标等。研究的初步结论有如下一些观点[2]:①从反映教学过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表现来看,我国“985工程”院校本科教育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既存在差距,也各有所长。其中,在生师互动水平和学业挑战度上明显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②大学的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其中,地方本科院校在生师互动水平上好于“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③大学“教育性”因素比学生“先赋性”因素对其教育收获和在学满意度的影响更大。它意味着大学可以通过努力,如改善学习环境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创造人际互动和支持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和意义感等,实现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增值,提高学生的在校满意度。④大学的“教育性”因素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如农村学生、女生等)的学业和价值观增值尤为明显。说明教育的获致性收益对于弱势群体尤为重要。教育改变人的社会地位,不仅通过赋予知识、提高能力,还通过改变其自我认识,形成新的价值观。⑤大学院系层面教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表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收获。学校的改革、发展规划最终要通过院系落实到课堂内外的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惠及学生。

这一阶段围绕学生学习还有许多很有意义的调查,如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对理工科教育总体状况的调查,研究、开发适合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学习调查问卷,及对学生学业测评方式改革的调研等等。其实,每一所大学、学校的每一个部门都应当围绕学生开展相应的调查,并在改善本科教学环境上有所作为。客观地讲,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健康体魄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大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涵,也是当务之急。因此,从各个范畴深入开展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分析方法是大学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奏。

3、深入开展对学生学业调查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学生、了解现实的教育,提高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品质,因而必须要有历史观、全局观和国际视野

当前许多学校正在努力把对学生的学业调查变成科学的教育测量工具和评估手段,建立动态的长效机制,并结合校情实施改革举措,这十分必要。但不可忽视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参与,也要让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观察和研究,提升分析评价的层次和水平。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已经错过了世界上二次科学革命和二次工业与技术革命,在当今第五次科技革命时代,中国必须迎头赶上,力争走到世界的前列。其中,教育问题是核心,人才是关键。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里所指杰出人才更多地是指能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人才,是能引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领军人才。“钱学森之问”有二重含义,一是缺乏大批优秀拔尖创新人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二是,没有能构建成创新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是中国大学的“软肋”。

因此,我们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开展对学生学业的调查时,必须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来审视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从教育理念、文化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方面着手,从本质上改善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培养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各类优秀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如何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上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许多努力和探索。国家也为此立项了一批改革的试点,包括18所学校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改革试点项目”,也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其中不乏围绕学生学业成长环境的改革。

目前,许多研究型大学在深化教学改革中注重建设“基于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跨学科的学术环境和人文与创新相结合的实践环节”。在交叉学科领域中,推进“跨学科交流,跨界培养”人才。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利用其跨学科/跨院系选课、交流、指导的特点,灵活地进行个性化教育和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的探索,在交叉学科视野上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从对大学生的学业调查和成才特征上看,最需要关注和培植的是,自我选择的学习兴趣,勤奋刻苦的学习动力及科学的思辨能力,敢于提问、质疑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与人合作共同探索真理的精神。

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指出,只有学生愿意挑战权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候,他们才能够对世界的认识做出贡献,也使自己的性格能够变得更加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质是一种威权文化。虽然时代在变革和发展,但要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发表不同见解,进而形成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并不容易。必须着眼于大学的文化精神建设,首先大学的领导和教师要自觉地具备开放、包容、公正、平等的人文素质,并从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上营造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生学业调查常态化,能使我们更细致入微地把握到教育对象学生的脉搏,发现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维护学校教学工作按预期目标得以实现;对学生学业调查的积累,可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使我们从宏观的层面调整我们教育的观点,改进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新的质量标准,从根本上为提高中国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莱祥,张晓鹏.以提高学生发展能力为目标分析影响本科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03).

2]清华大学课题组.本科教育怎么样?N].光明日报,2012-06-19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