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优秀论文推荐
发布时间:2018-12-12
教育实践;实践教育学;实践转向
发布时间:2018-12-10
终身教育体系;国际共识;政策执行;立交桥建设;立法问题
发布时间:2018-12-07
论教育中自由价值的迷失与复归四、教育何以重新塑造自由价值在工业社会到来之时,教育的价值被人拆解殆尽。人和教育唯一能感知的价值只有工具价值,所以人和教育都需要通过自由建立起通往彼此内涵的渠道,但在现实中...
发布时间:2018-12-06
论教育中自由价值的迷失与复归三、教育与自由的价值分离人原本是一个生物概念,由于教育的作用,人的内涵才变得丰富起来。我们常常将教育与时代环境、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的生活诉求联系在一起。虽然教育被赋予...
发布时间:2018-12-04
教育;自由;价值;迷失;复归
发布时间:2018-12-03
MPGCDIO;CDIO工程教育;数理公共基础课程
发布时间:2018-12-01
教育学的性质是指教育学这种知识所具有的内在特征,它主要是由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决定的。尤其是研究方法对教育学性质的影响:体悟、总结赋予教育学经验性质;反思、批判赋予教育学哲学性质;实证、实验赋予教育学科学性质;价值沉思赋予教育学文化性质。...
发布时间:2018-11-29
数据、变量和方法(一)数据数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EducationPanelStudy,简称CEPS)oCEPS以2013-2014学年为基线,以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和初中三年级(九年级...
发布时间:2018-11-28
三、中国基础教育的制度安排与学校的阶层分割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居住分割、学校质量分化和择校是学校阶层分割的主要因素。对于中国的学校阶层分割问题,必须考虑我国学校阶层结构分化过程的特殊性,即它是在一个变...
发布时间:2018-11-27
阶层分割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期望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2018-11-22
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 )的实践发展先于学界关于MOOC的理论研究。通过对MOOC进行文献分析、参与观察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MOOC的内涵主要从课程形态、教育模式和知识创新三个维度诊释。根据MOOC的学习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形式,MOOC的教学模式分为三...
发布时间:2018-11-21
教育学;教育学的性质;教育学者
发布时间:2018-11-20
高职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缺失和提升对策贾晶晶刘栋摘要:知礼行礼是高职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它不仅是作为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但由于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大学...
发布时间:2018-11-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不断完善改进。然而就小学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利用方而,其仍存在着体育场地与器材不足,体育教学资源缺乏等一系列不足,需改进开发新的资源。本文主要就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着手,浅谈开发利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
发布时间:2018-11-12
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渗透教育中,我们必须充分明确教材的特点及审美教育情感作用的表现形式,以便因材施教,避免盲目性和满堂灌。
发布时间:2018-11-08
阅读理解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则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作为系统化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将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发布时间:2018-10-29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地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在信息技术课程遍地开花的同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
发布时间:2018-10-25
阅读素养是指个体运用识、记、读、说、思、写等方式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评鉴和阅读表达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的综合表现,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阅读素养在小学语文学科领域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8-10-10
自主学习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角色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思维能力。如何在高中政治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寻到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本文致力于探讨的问题。若想取得高中政治自主学习中的高效方法,就必须依赖于师生的协力构建。本文总结出几种学...
发布时间:2018-10-07
小学英语社团活动的开展,应采取以下有效策略:一是规范小学英语社团管理,保障社团活动有序展开;二是选编小学英语特色活动,丰富社团活动内容;三是研发小学英语社团特色校本课程,提升社团活动成效;四是开发多层次、多渠道的英语特色展示平台,综合全方位资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8/3720条记录/页 共728 条记录 转到: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